往下深挖一厘米
往下深挖一厘米
你可能会问,如果概念那么重要,我直接去看百科词条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读书呢?下面请看一个来自300多年前发生的故事。
从前,有位僧人与一位文士同宿于夜航船中。文士高谈阔论,僧人敬畏慑服,双脚蜷缩而眠。过了一阵僧人感觉文士言语中多有破绽,就问文士说:“请问这位相公,‘澹台灭明’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文士说:“是两个人。”僧人又问:“这个尧舜是一个人还是两个人?”文士说:“当然是一个人!”僧人听了笑着说:“这么说来,还是让小僧先伸伸脚吧!”——张岱:《夜航船》
张岱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我们,很多人只是知道一些概念,一问究竟,他们就不明所以了。所以他写出了《夜航船》。当然,《夜航船》的体例也有点像今天的百科词条,然而,它往下深挖了一点,这一点至关重要。
普通人和有学识的人同样生活在由概念构成的世界上。区别仅仅在于有学识的人会借助阅读往下深挖一点,哪怕只深挖一厘米,也会赢过99%的人。
有三个理由值得你从浅表的概念往下深挖着一厘米:
第一个理由,很多概念的出处,其实已经被遗忘了。
举个例子,我们现在说有人逃跑,经常讲“逃之夭夭”,请问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稍作阅读就能知道它的出处是《诗经》中的一句:“桃之夭夭。”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室宜家。
桃之夭夭,有蒖其实。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王秀梅译注:《诗经》
“桃之夭夭”,原本的意思是桃花很好看,出嫁的姑娘像桃花一样好看。而逃之夭夭呢?是古人的一个谐音梗。看着落荒而逃的人,背出一句典雅的诗文,那种嘲讽意味,今天你用这个成语的时候,还能感知到吗?
第二个理由,很多概念被过度简化了。
德国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提出了“风险社会”这个概念。很多人会望文生义地认为,风险社会就是指一个风险很大的社会,充满了战争,瘟疫,饥荒和死亡。但是你想这个概念是1986年提出来的,至少当时在西方社会,这些传统的风险都已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那贝克所说的风险社会到底是指什么呢?
如果你粗略翻一下《风险社会》这本书,就能知道在贝克看来,现代社会之所以叫风险社会,不是说这是一个风险越来越大的社会,而是说这是一个风险越来越不可知的社会。风险社会是现代性的副产品。
阶级社会的驱动力可以归结为:我饿!反之,风险社会所触发的运动可以表述为:我怕!共同的焦虑取代了共同的需求。就此而言,风险社会标志着社会意义上的新纪元:焦虑型团结逐渐形成并构成了一股政治力量。
阶级社会的梦想是每个人想要也应当分享蛋糕。风险社会的目标却是每个人都应当免受毒物之害。可见之处,在不可见的危险的阴影之下。——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
再举一个例子,摄影构图中有两个概念:“中景”和“近景”。它们到底是什么意思呢?通常的理解,比如拍一个站立着的人物,中景就是取到膝盖以上,近景就是取到胸部。确实如此,但是如果一个人坐在那里呢?中景和近景分别取到哪里?是不是有点茫然?
这时候就要深挖一层了:这么区分的依据是什么?中景的特点是要描述被拍摄物的动态特征,而人的主要动态特征体现在哪?体现在手势。手的活动范围在哪?站立的时候不会跑到膝盖以下,所以,当人站立的时候,你拍他的中景就要取膝盖以上。但如果人是坐着的,取中景取在哪儿?还是手把手放进来,就叫中景,这时候就不关膝盖什么事了。
而经近景?是要描述被拍摄物的主要局部。一个人的主要局部是什么?当然是脸。所以取景到胸口是为了看到人全部的面部表情。理解了这一层,你是不是也会拍一本书封面的近景了?把书名放进来就可以了。有些人拍照片很难看,往往就是因为没有从概念往下稍稍深究其理。
第三个理由,概念在流传中会“被污染”。
概念就像纸币,一旦发行出去就脏了。经过的人都摸它一把,上面会留下各种各样的指纹和微生物。若不深入地挖一点,就会对它充满误解和偏见。
历史地研究一门科学的发展是最需要的,免得在其中铭记的原理变成一知半解的指令体系,或者更糟糕,变成偏见的体系。——恩斯特·马赫:《力学及其发展的批判历史概论》
在中国文化中,中庸这个概念就经历了这样一场悲剧漂流。今天我们评价一个人中庸,总觉得他要么没什么原则,要么圆滑世故。“中庸”成了没主见、和稀泥意思。真是这样吗?要知道,孔子当年提出中庸这个概念的时候,可是说了一句很重的话:“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对!中庸,是儒家思想的一个核心主张。他们要求一个君子,不偏不倚,在复杂境遇中,秉持纳细如发丝的黄金中道。举个简单的例子:你在开车的时候是靠左好?还是靠右好?当然是不偏不倚最好。你钉一根钉子是向上好还是向下好?当然是准确击中核心最好。
所以中庸是行动者的必要修养。极重要,又极难。回头看看,我们对这个词的曲解到了禾种荒诞的程度。
人类在开始拓植文明之后的很长时间,艰难的环境危及生存,不得不处处运用过度之力。面对荒昧,面对野蛮,面对邪恶,饿不超常用力,怎么能够活下来?终于活下来了,那又必定加倍力动用,重力暴力武力进行自卫和惩罚。一切都起之于过度用力,又以道义的借口让那些过度之力走向了极端主义。明白了这么一个整体背景,我们也就懂得,孔子为什么要把中庸思想说成是最高道德了。
他很清楚,如果种种极端不受控制,人类的灾难必将无穷无尽;那么靠什么来控制极端呢?一定不是另一种极端方式,而只能是中庸。中庸思想要求,“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那也就是说,把两端掌控住了,只取用两端之间的中,才可能有利于万民。这个中就是处于中间部位的一个合适支点。这个支点不同于两端,却又照顾着两端,牵制着两端,使两端不要“悬崖滑落”。因此,这个终不仅避免了两端的祸害,而且也挽救了两端,所以成了最高道德。——余秋雨:《君子之道》
人类的知识负担太重,所以必须用抽象的概念化繁为简。但是当概念过于抽象时,我们又必须靠阅读来还原它的本来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