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做到头脑极度开放)读书笔记

2018-07-07  本文已影响0人  实践实践实践

      作者认为,做到头脑极度开放是全书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因为它将阐述如何克服影响大多数人实现人生愿望的两大障碍。影响合理决策的两个最大的障碍是你的自我意识和思维盲点。这两个障碍让你难以客观地看到你和你所处环境的真相,难以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他人的帮助来做出最佳决策。

      理解你的自我意识障碍。我说的“自我意识障碍”是指你潜意识里的防卫机制,它使你难以接受自己的错误和弱点,会把批评视为一种攻击,使你产生戒备心理,尤其是在涉及对你的完美性进行评价的时候。

      理解你的思维盲点障碍。就像人类的辨音辨色能力有差异一样,我们认知和理解事物的能力也有差异,我们以自己的方式看待事物。例如,一些人就是能看到大图景但看不到小细节,另一些人就是能看到小细节但看不到大图景;一些人习惯线性思维,另一些人习惯发散思维,等等。很自然,人们无法理解自己看不到的东西。

      要想克服这两大障碍,可以通过奉行头脑开放的做法。头脑极度开放的人知道,找到问题的所有答案很重要,但提出正确的问题并向其他聪明人请教也很重要。分析所有相关信息,听听其他人的观点并加以考虑,绝不会削弱你独立思考、自主决策的自由,只会让你在决策时有更宽广的视角。谨记,你是在寻找最好的答案,而不是你自己能得出的最好答案。这要求我们能够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你必须暂时悬置判断,只有设身处地,你才能合理评估另一种观点的价值。搞清楚你是在争论还是在试图理解一个问题,并根据你和对方的可信度,想想哪种做法最合理。这里涉及“可信度”的概念,“可信”的人有两个特征:曾反复地在相关领域成功找到答案(至少成功过三次,拥有过硬履历);在被问责的情况下能对自己的观点做出很好的解释。如果双方水平相当,争论就是合理的;如果一方在这方面明确比另一方更可信,就应该让一方做老师,另一方做学生去请教。

      识别头脑封闭和头脑开放的不同迹象,当我们大脑出现某个迹象时可以对照发现,我们是否奉行了头脑开放,而不是头脑封闭的。1.头脑封闭的人不喜欢看到自己的观点被挑战。头脑开放的人更想了解为什么会出现分歧。2.头脑封闭的人更喜欢做陈述而不是提问。头脑开放的人真诚地相信自己可能是错的,提出真诚的问题。3.头脑封闭的人更关心是否被理解,而不是理解其他人。头脑开放的人经常觉得有必要从对方的视角看待问题。4.头脑封闭的人会说类似这样的话:“我可能错了……但这是我的观点。”头脑开放的人知道何时做陈述,何时提问。5.头脑封闭的人阻挠其他人发言。头脑开放的人总是更喜欢倾听而不是发言。他们鼓励其他人表达观点。6.头脑封闭的人难以同时持有两种想法。头脑开放的人会在考虑其他人的观点的同时保留自己深入思考的能力,他们可以同时思考两个或更多相互冲突的概念,反复权衡其相对价值。7.头脑封闭的人缺乏深刻的谦逊意识。头脑开放的人看待事物时,时刻在心底担忧自己可能是错的。当我们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时,认真审视一下大脑做出的反应,区分是奉行头脑开放还是头脑封闭,如果出现了头脑封闭的迹象,一定要提醒自己调整行为,做到头脑开放。当然,这不会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这需要经常的练习。

      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练习做到头脑开放呢?孔子曰“三省吾身”,每天都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思考过程,有没有头脑封闭的痕迹出现,我是如何应对的,要想做到头脑开放,我该如何去做…… 这说起来简单,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人的思考能力至关重要,而人与人思考质量的差异极大。我们要有意识地经常锻炼思考能力,让我们的大脑肌肉更加健硕。冥想,就是健脑操。每天冥想半小时,能让人看到慢节奏的画面,所以即使面对混乱,也能让我们保持平静。

      成为真正头脑开放的人需要时间。和所有真正的学习一样,这也主要是一个养成习惯的问题,反复多次练习之后就会变得像本能一样,不这样做反而无法忍受。这通常需要约18个月,与人的一生相比,这个时间不算长。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