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周记

2018-12-31  本文已影响0人  阿米Z

本周情况如下

早起情况:

早起6天,周末晚起了;这样不好,以后要改正,不能因为放假就放松。

学习情况:

完成4数量课和4节作文课的学习,并做好了课程笔记。美中不足的是复习工作还没有跟上。

行动日志:

完成每天打卡,但是有时候也会反思自己对待行动日志有没有足够真诚。

这周思考最多的问题:如何写一篇好文章?

思考内容如下:

我以为模仿和练习只有在熟能生巧的艺术和技能中,这样的坚持才能受用。其实不然,威廉.津瑟在《写作法宝》反复强调,朗读喜欢作家的作品,尽情地模仿他,坚持练习下去,不知不觉中脱胎换骨成了另一个自己。写作需要灵感,但更需要坚持和练习。

很多人把写作当成天分,其实上天眷顾是因为在黑暗中徘徊了很久,紧握手中的笔一直执着地写,上天才让黎明在他埋头苦写时来临。

一、往“小”里写,他建议着重写小而不要刻意写大。当一个题材从高度上无法驾驭时,不防换一个角度从小处着手,更多地关注细节,关注与别人不同的感受,更能写出贴近读者的文章。

二、开头和结尾同样重要——这在初中作文课语文老师多次讲过,那时没有更深的体会。现在看一篇文章,如果开头能让人看下去,则多了读下去的兴趣,开头寡淡无味,则弃之不读的可能性要大得多。结尾是一篇文章的结束,一个让人惊奇的意味深长的有回味的结尾,会给人更多的期许和希望。

三、要写得与众不同。同样写海摊,你和大家一样都写白色的沙滩和飞过的海鸥,这是大众的体验,不是来自于你内心真正的感受。要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就要带着心和眼睛细致观察世界。就算每天回家的路,因了不同的季节和不同的人,也多了不同的色彩和不同的感受——这一切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只要你留心,就会发现不同。

四、语言的精炼与练达。语言是需要雕刻的,现在在大量的网络文章中更倾向于口语化,一句话中充斥着大量的修饰司、副词,把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写得罗嗦无比。但是这样的口语化文章,读起来轻松,在网络上也较受追捧。但是从长远发展,还是应该对语言进行雕琢和磨练。好的文章要做到——清晰、朴实、简明、人文。

“一部非虚构作品都应该留给读者一个他们自己从前没有过的发人深省的想法”,这是写作的目的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