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师的笔记生活家@产品

平台化和信息化意味着“天在看”|日X:04

2017-04-26  本文已影响115人  德川亮
不要相信人,而要相信制度和系统

1.出租车的槽糕服务体验

一次去哈尔滨,出了机场,一小伙子,上来搭话,说正规出租车,打表,马上就走。我看机场门口,几乎没有出租车停靠,就跟着他走了。到了门口,远看确实有一辆正规出租车停在那,但走近了一看,嘿!车后排座上有已经坐了两个人。

我马上明白,我遇上了“出租车的拼车“,不是三个人分摊一份车钱,而是三个人,每个人都支付一份车钱。当时我赶着去酒店,认载了上了车。但我坐在车上的心情是非常不爽的,心理琢磨着,我这不就像赶着去拉屎,进了一个收费的公厕,结果发现只有一个坑,坑旁边还有另外两个人正准备拉屎吗?

还有一次坐高铁回老家武汉过年,在高铁站门口坐上了出租车,司机一听是去一个比较近的地方,就跟我抱怨说,你为什么不坐个地铁呢,这么近我送你一趟太亏了……我心里想,我愿意花多一点钱,坐更快,更舒服的,且能同时处理其他事情的出租车,为什么要在晚上11点,去挤地铁?这服务质量,我要打差评!结果,才想起,这是出租车,哪来的给差评。这时,看到了座位前面的投诉的电话,盘算了一下行动成本,大概包括:拨通电话确认对方晚上11点在上班;编个理由让师傅停车,好让我下车看到车牌,同时不让他知道我在干嘛;走远一点,在电话里讲明问题,然后被告知我得不到任何物质上的道歉;最好,继续坐上车去目的地……

当然,我知道我的经历肯定是个别案例,但是也能看出,出租车的服务缺乏一个有效的,有效率的监管机制。

2.滴滴专车是“天在看”

一次我和滴滴专车的师傅聊天,知道了专车司机的一些内幕。
滴滴让他们每天得穿着西装或衬衣,并且会每天检查,具体流程是,每天开工的时候,都得用手机app拍一张自己穿西装和衬衣的照片,且滴滴审核通过后,他才能正常接单。

专车司机每个月都得出车到规定的天数,不能随便哪天就不想开了,如果有事不能出车,还要向滴滴请假。

当然,专车司机在正式上岗前,都得去滴滴那培训一天,学习接电话的话术,学习乘客到了路边,要下车给乘客开门等服务意识。他还说,滴滴会时不时的派出抽查员,检查专车司机是否按规定讲话术,下车给乘客开门等,如果抽查员发现专车司机没有按规定服务,就会收到相应的处罚。

我最后问,开专车赚的多吗?他说赚的会比快车多,虽然每天的订单没有快车多,但是客单价高,总得下来赚的的比快车多。

聊天下来,可以明显发现专车的服务质量高,并不是简单的给服务者进行“洗脑”,它来源于这三点:

1.平台方制定合理的“游戏”规则。
2.通过信息技术,和其他手段,获取了司机的行为数据,由此评价和监管司机的服务行为,让平台制定的规则能够有效的执行。
3.合理的利益分配,为服务者提供实实在在的价值。

在我看来,平台化和信息化,就像是上帝和天眼,上帝制定了一套精密的游戏规则,但是上帝不知道所有的事情,但是天眼就能做到,去监视着游戏中的每一个玩家,保证他们的行为是符合规则的,并且惩罚那些不守规矩的人。

另外,一个启发点是,如果一个行业的信息化程度不高,那么这个行业就存在机会,因为只要信息化能顺利进入一个行业,就能对这个行业的业务模式产生巨大影响。历史已经证明了很多次。

比如,餐饮行业的B端就一个机会:【美团副总裁王慧文,关于餐饮生态的内部演讲】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