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互联网

电影中的区块链(1)《肖申克的救赎》之安迪造人

2024-01-04  本文已影响0人  王有梦的下半场

从小影迷长成老影迷,在这个过程中,《肖申克的救赎》是创下纪录的一部电影,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有人生感悟,有财富认知,有友谊感慨,在懂了点区块链皮毛后,又对其中的区块链元素大感兴趣。

有位投资圈大咖发明了“人即货币”这个概念,专业性太强,不好细细阐述。不过,如果放在市井生活中,如果提及“人即货币”,人们大概率地会这样反应:是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意思吧。

这样理解没啥错,你看,《肖申克的救赎》中,那个掌握着全监狱人生杀予夺大权的典狱长,就是折在贪污受贿上,黑钱让他走上了断头台,当然,他那个地方没有死刑,所以他很可能在自己作威作福的监狱里预先排了个号。

而在区块链世界里,“人即货币”却不是这种概念。未来,如果每个人的价值上链之后,人币一体化是水到渠成的合体。你出生,就自带“创世钱包”,出生时间戳就是你的身份证,也就是钱包地址,它将记录你在区块链上的信息,承载你一生的价值。所谓人即货币,是指未来区块链文明会使人与人之间的协作达到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信用做背书发行Token,利益深度捆绑之下,人与人之间被紧紧地连在一起。Token所代表的生产关系,使人类原本的信任更接近于某种信仰。

回到电影中。刀俎方的典狱长,和鱼肉方的安迪,连平等对话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什么相互信任信仰。典狱长通过不正常渠道获得的黑钱,都由安迪做账洗白。安迪利用自己银行家的专长,通过股票、证券、国库券等方式,让这些钱流通、汇集。就这样,撒出去的是黑钱,等它们回来的时候,“清白得像个处女”。作为交换条件,典狱长允许安迪在监狱里建起图书馆,帮助狱友学习,拿到高中文凭,安迪借此打发了漫长的难熬的狱中时间,整整19年冤狱啊!

当狱中好友瑞德质疑,他这样为典狱长做假洗钱总会留下蛛丝马迹,当FBI或国税局或其他什么人想追究的时候,一定会有人被扯出来。安迪的回答是:那当然,但不会是我,当然也不是典狱长。

WHO——兰度.史蒂文,一个沉默寡言的搭档,他是那个有罪的人,账户的所有者,是洗钱流程的起点。如果有人追查,顶多查到他那儿。他是一个幻影,幽灵,是安迪凭空变出来的,在现实中并不存在,他只活在文件中。

安迪是怎么凭空造出这么人的——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身为银行家,安迪熟知当时制度的运作模式,对税务管理的漏洞和盲点更加了如指掌,所以他靠写信能办成了这件大事。史蒂文先生是如假包换的美国人,有出生证明书,驾驶执照和社保号码,总之,能证明一个人身份的东西他都有,而且字迹都是他自己的,只是,这个人只生活在PAPER中。

我对安迪一句自嘲的话印象最深:“讽刺的是,入狱前我是个正直的人,宁折不弯,却不得不到监狱里来做一个骗子”。在越狱那晚,他把那些证件都密封携带,他还带上了一身典狱长的新衣服,细心如他,居然没忘记带块肥皂。所以第二天一早,他洗得干干净净,穿得体体面面,作为这些证件的主人兰度.史蒂文先生,顺风顺水地从多家银行取走了典狱长的那些黑钱。

不过,安迪的才华也只能让他在五十年前的那个年代大展身手,放到现在绝非易事,若是在未来,就更加没戏了。按照上面所述“创世钱包”的思路,将来一个人出生的时间,就是TA钱包创世块产生的时间。从此,即使山无棱,江水为竭,天地合,这个时间戳也会与TA生死相依,不离不弃,伴随其人生轨迹在区块链上行走。所以,安迪或者安迪们若想在这一块上寻找BUG做假,难度系数在8颗星以上。当然,只要是制度就存在漏洞,只要有人类就会利用漏洞,哪个年代都不缺乏攻击现有制度的“高手”,只不过安迪成了我们心目中的英雄,其他的被叫做“黑客”。

未来,在一条全球通用的主链上,记录着合法世界的所有公开数据,人类的所有信息都被记录在区块链上,整个社都会在高度透明、快速无误的共享信息中更加高效地运转。所以,届时不会再有“安迪”凭空造人的可能,即使是绝世高手。

其实我也是瞎琢磨,真到那个年代,安迪们大可尽享一个诚实守法、才华横溢的人所拥有的幸福权利,这种人的智商只会使区块链时代更美好更圆满,而不是反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