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的故事【72】十九中(二)
海淀的故事【72】十九中(二)
小留流第148篇
1953年3月5日这天北风那个猛,呜呜的叫。“十九中”的工地上还在玩命的建设中,工地上参加劳动的同学们欢欢喜喜、热火朝天的干的正来劲呢,工地的大喇叭也配合着劳动的人们播放着欢快的歌曲:
黑啦啦、黑啦啦
天空出彩霞呀
地下开红花。。。
突然,大喇叭静止了,不一会儿传来低沉而悲痛的声音:“我们最最尊敬的苏联老大哥,斯大林同志逝世了”。你可知道在当时一听“斯大林”那可不得了,他一跺脚,地球都颤悠的主儿,你就说他多厉害吧。人们把他当神崇拜着。这突然的,人们心中的神逝去了,那以后地球得成什么样啊?这是多么重大的事件啊?人们能不担惊、害怕吗?劳动的场面一下子僵住了,大家放下手中的砖头、瓦块,随着哀乐一起悲痛起来。
这个场景与后来我经历的几乎一个版本,记得1976年9月9日,我们正在上庄二队学,农劳动,那天在大队场院的大棚里,大家一起剥蒜,棚子也大点、里面也黑点,几十个同学坐在里面都不显眼。整个大棚挂的都是蒜辫子,满鼻子都是大蒜味儿。同学们把蒜辫子摘下来,去除烂叶子,坏蒜什么的。劳动场面依旧是嬉戏玩闹,时不时在黑暗的空中飞过一两个独头蒜,啪嗒、啪嗒不知打到谁的头上,挨打的同学也不示弱,手上自然也有独头蒜,一定会打反击战的。你再看,这不是剥蒜,这是蒜头大战。那个时候无论大街、小巷,还是村镇、场院都配备大喇叭,以便广大群众随时聆听领导的声音。突然就听到头顶上的大喇叭,传出,悲痛而低沉的声音:“我们最最敬爱的毛主席,逝世了”。大家一下子安静下来,随着低沉的哀乐声音,四处传来了嘤嘤的哭声。。。
两年后,十九中终于建成了【如图】,两校的师生兴高采烈、扛着自己的桌椅,浩浩荡荡的般进了新学校,从此“十九中”迎来送往一批又批的学生,1965年我大姐也高高兴兴升入了十九中这所“完全中学”。然而并没有完全读完,在那热火朝天的年代,也就是1968年的时候,16岁的她也随着上山下乡的号角,冲到了延安地区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去了。临走前领着我这个小弟弟到天安门留念【如图】请看佩戴像章,手捧红宝书,这就是当时所有人的标配。
我大姐在延安,认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她感到知识还是很重要的。一边拿着锄头,一边啃着书本,考入了电力大学,把一生献给了延安电力事业,退休后毅然决然的留在了延安。
2019年6月10日星期一 小留流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57035/774e90102381c5a0.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16357035/05a1f72a4da372bf.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