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形代替文字,让思考简单起来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一本书,是日本永田丰志写的《完全图解超实用思考术》。这本书通过使用简单的长方形,箭头等以及六大思维模型,就能让你从文字的束缚中跳跃出来,对问题做深入的思考。本书作者将这种方法,称之为图解。我们都暂且如此称呼吧。
图解与文字之间有着极大的差异性。长篇文字是一个完整的结构,它有一个逻辑的顺序,通过语言文字的安排,一步步写下来。文字的传递,相对来说,会更完整,并且便于他人一读再读。但图解的作用,相对来说,更快捷,更一目了然。你可以用它来记录会议记录,你也可以用于PPT展示,或者是演讲的纲要,当然,你也可以用图解来做你的写作大纲。并且,在平时,当你在思考问题时,你也可以通过图解,来展现元素与元素之间的关系。
所以,把图解用在合适的地方,你就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废话不多说,直接来看下作者提到的图解方法。
01、图解的基础
图解最基本的是“长方形”和“箭头”。所有的一切图解延伸都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从 A到B,表示了资金、命令、服务、程序等事物的动向。
1、图解变形1
用两个箭头表示物品的交换和移动。
图片来自百度2、图解变形2
表示两者间的合作、对立。
图片来自百度3、图解变形3
使用点线表示“过去”或者“未来”的计划。
图片来自百度4、图解变形4
用线条的粗线和长短表现“强度”和“着重点”。
图片来自百度5、图解变形5
分解构成要素,整理信息。
图片来自手机6、图解变形6
用六个分解轴,分解信息。
图片来自手机7、图解变形7
将信息分组,大局统观信息。
图片来自手机02 图解的“六种框架”图片来自百度
1、框架模型1: 树型-将逻辑思考可视化
树型适用的范围,可以是由大大小小元素组成的一个结构。比如公司的结构图,网页的项目分布图。比如,我经常在当当网买书。当当网上的图书目录及子目录,也可以做成一个树形框架。如果让树形能够讨论更深入的问题,它还可以用于金字塔结构的写作。作者提出的树形,是从左开始,即从结论开始。《金字塔原理》中,结论是在最顶部。但这只是形式的问题,并不影响任何论点的展开。树形即金字塔结构的写作,有个很好的优点,就是能非常清晰地让你呈现和论证你的各个观点。在这里稍微多谈一下,树形最左侧,即金字塔的顶部,是你一篇文章最主要的观点。金字塔结构的纵向上,下一级是对上一级观点的解释和支持,而上一级则是对下一级的总结和概括。横向上,每一层都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的内容。如果有读者想要更深入地了解如何用金字塔结构写作,可参阅《金字塔原理》。
2、框架模型2:矩阵型-从两种视角做分析
其实,我们对矩阵型很熟悉。常用的excel表格就是矩阵型。横向上有着一定的变量,纵向上有着一定的变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矩阵。像我手上操作订单,我会列一个总表。把每个订单的明细情况列出来。不同订单之间可以做比较,也便于发现相似点。
矩阵型还可以用在对不同选项的选择上。比如你了解到两种学习方法,你很想都尝试,但是你每日时间有限,不可能一起去执行。那么你就可以尝试用2*2矩阵。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势。当然,你可以将矩阵扩大,优劣势写的越详细越好,那么你就更能够了解,哪种方法比较适合现在的你。
3、框架模型3: 流程型-将时间推移可视化
流程型可以用来为客户呈现你们的工作流程。用图解展现在PPT上,会非常的简洁明了。作者还列举了流程型的延伸,主要适用于工作、业务上。更广泛地看,其实流程型,还可以用在创作小说上。你写一篇中短篇小说。故事的情节如何设计,可以将每个故事点摆放在流程图中。又或者,你从故事的结局反推出故事的开始。那么,你在写作之前就对整个故事的走向,有了明确的定位。你只需要丰满人物和故事情节就可以了。
4、框架模型4: 卫星型-不可或缺要素对应
卫星型是三个或三个以上各自独立,又相互依存的元素组成的一种模型。像我们现在经常听到的媒体人,运营人,产品人就是卫星型这样的模型,三个元素缺一不可。比如故事的三要素,人物,事件,环境。各种元素也组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当然,元素也可以是三个以上。比如说你在训练自己的思维深度,你看到网上别人在讨论一个热点。那么先不要去细看文章内容。你可以就这个事件,做你自己的分析。把你所认为的对事件的影响因素按照卫星型写好。然后你再读别人的文章,看看他人的文章是否对事件做了其他方面的解读。如此,可以让你对一个事件、一个结构、一个系统有更完整的思考。
5、框架模型5: 循环型-通过循环不断提高质量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PDCA。计划,执行,检查,纠正。这四个步骤组成了一个循环,一步一步推进。所以要让循环得到改善与提高,可以提升任意环节的效率,那么对整个循环过程都是有帮助的。比如,建立这样的一个输入输出系统,读书,写作,反馈,纠正。读书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写作是为了让你看到的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反馈可以是来自他人,也可以是来自自己。反馈,可以让自己知道获取知识在阅读中所占的比重,且可以识别知识中的错误点。纠正,就是重新回读,纠正自己知识点中的错误。长此以往,不断地去做读书,写作,反馈,纠正这样的循环,就能让你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做得越多,系统越完善,越高级。
6、框架模型6: 图表型-表示统计数据的规律和趋势
图表型能够非常简洁直观地看到数据趋势变化。采购类、销售类、会计类工作可以多用图表型来将自己的工作内容展现在PPT上。
以上就是作者的图解基础以及6种思维框架。在书中,这些图解模型多用于工作、商业中,其实这些模型也同样可以用于生活、梦想规划、日常问题的解决上。不同的模型可以用于解决和处理不同的事件。当然,在你熟练使用了作者介绍的这些模型后,你还可以做延伸、做细化深入,只要适合你自己,都能够为你的思考带来多方面的帮助。
有没有心动了呢,赶快拿起纸笔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