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年的理想
十三岁的杨思书第一次有了一个新书包,是王桂英下了狠心帮他买的。说是上初中了,总得好好的归置归置,毕竟要去镇子里上学了,远,不能让同学瞧不起。杨思书拿到新书包的那一刻,第一次觉得王桂英原来是一个这么善解人意又温柔的女人。
王桂英拿着书包,看着两眼放光的杨思书,然后二话不说的把书包甩给杨思书。杨思书抱着书包不撒手,饭也不吃了,就坐在那里摸来摸去。
王桂英用筷子敲着桌角,“赶紧吃饭,这书包你要是弄坏了,就没有新的了。”杨思书赶紧扒拉两口饭,然后嘴里含糊不清的说“不会不会,我坏了它都不会坏。”嘴里的馒头沫在空中乱飞,王桂英赶紧远远躲开,嘴里念叨着“食不言寝不语,食不言寝不语。”
杨思书毫不在意,迅速的吃完饭就开始坐在那里欣赏自己的新书包。心想自己一定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买了一个新书包,郑佳,付一恒,马荣飞,他们都得知道。
王桂英吃完饭就揣着自己的荷包出门了,又要去打牌,破天荒的杨思书没有念叨,连王桂英的背影都没有看一眼。
秋天的蝉叫声已经没了,只有麻雀还在空中叽叽喳喳,杨思书背着书包躺在椅子上,第一次觉得原来落叶都这么漂亮。
少年跑跑停停,给书包里装满了书,鲁迅的《朝花夕拾》,冯唐的《北京,北京》,余华的《活着》,还有一本《意林》。
杨思书看着装进书包里满满当当的书,真真觉得自己已经是一个文学大家,只是还缺少一部作品。于是杨思书对着天空立誓,“自己一定会写一部自己的作品,让所有人都看到。”那时候的少年,有梦,关于文学,关于创作。
杨思书觉得立誓是一件很隆重的事情,但是自己家里又没有佛像,于是杨思书搬出来中国伟人毛主席的画像,然后像模像样的烧了三颗香,又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重重立誓。
王桂英突然回来,就看见跪在地上的杨思书,还有毛主席挂历前面的三棵香,杨思书的头磕的砰砰响,举起三根手指正在立誓,就听见王桂英在后面说话,“咋的,你是要让伟大的毛主席保佑你发财吗?”
杨思书终止了立誓行动,转过头看着王桂英嗤笑一声,“呵,出息,一个将来伟大的人眼里怎么可以只有钱?”
王桂英揣着手问“那应该有什么?”
杨思书举头望天,然后一声长叹,倒是颇有一番高人风范。“应该有梦想,有创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王桂英半晌没说话,然后走上前摸着杨思书的额头,有些疑惑,“烧傻了?没发烧啊!”
杨思书勃然大怒,一把甩开王桂英的手,“你才发烧了呢,我警告你,你不可以侮辱我的理想。”
王桂英摇摇头,“那你能告诉我你的理想是什么?”
“我要成为一个作家。”杨思书头颅高昂的回答。
王桂英指着门口渐渐起雾的天空,“来,给我赋诗一首?”
杨思书面色难看,低着头沉思半晌,然后开口道“朝暮起云雾,不敢断相思。”
读出来以后,杨思书突然觉得自己这两句诗写的真是好,然后趾高气昂的看着王桂英。可事实上王桂英根本没听懂,杨思书看着茫然的王桂英,又觉得自己距离大文豪更近了一步。
杨思书终于完成了立誓仪式,小心翼翼的把毛主席的挂历放回贵子,然后又开始观赏自己的新书包,把里面的书来来回回装了好几遍。
月色初升,杨思书掂着自己的书包躺在床上沉沉睡去,旁边还放着四本书,泛黄的灯光照射在书面上,窗外的月色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