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启示

2020-10-05  本文已影响0人  姚Fay

过去对于知行合一的理解是知先于行,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就是多寻找些真知,装进脑袋努力记住,便于指导下一次行动。所谓存于心,事上练,就是记住些大道理,努力去实践。后来发现,实践起来困难重重,于是觉得知行合一太难。以前单独看王阳明的相关书籍时,并没有对知行合一有透彻的理解,也没有真正花时间去思考。

今日仔细阅读《明朝那些事》的第三本后半段时,发现了自己这个知识漏洞,原本简单的故事书,却很多地方没看懂,于是一有时间就在找资料研究。

目前的新的认知是:

1、知与行本是一体,你没有细细思考过的东西(行),都不可能变成你的知。能联系起来的过去的认知是:行为决定态度。

2、意识和感受,不等于知,意识和感受会影响认知转化成行动。能联系起来的故事:王阳明在听到战争前线的意外消息时,先从床上跌跌撞撞地走下来,惊慌失措,而后认知接管,气定神闲露出微笑。这样的意识和感受来自于过去的行和知,是长期以来同样的场景下刺激出来的根深蒂固的自然反应。

3、知,不会固化,刻意练习就会被行动不段地替换和更新。所以,于己,一定要注重复盘,不让意识和感受接管你的认知;于他,一定要注意新的一言一行对他人的状态和感觉的影响。

生活中其实处处都有着知行合一,这几天跟孩子相处得多,就能明显感知。有一次我们听历史故事,里面提到一种陶器,古人用来喝水的,有着鸟雀的长尾巴和一个出水的嘴。我拿了一个碗跟他介绍陶瓷的特性,他似乎不太高兴。原因其实很简单,他喜欢不锈钢碗,因为他之前洗碗时打碎过一个,觉得陶瓷不好。这几天出去游玩,有可以亲自制作陶瓷杯的机会,可以玩泥巴,但他也果断拒绝了。过去的行,决定了他的知,并指导着他日后的行。而另一方面,他看到了与历史故事里说的那种杯子几乎一致的摆件时,表现出了些兴趣,拿起来看了一会儿,并用故事里的话描述了一遍。此时,对于这个杯子的概念,才真正知行合一了。而我也知道,随着他的年龄不断增长,那个打碎一个碗的记忆,也会不断地被其他与陶瓷相关的情境所代替,态度也会随之改变。就像我们以前莫名其妙不喜欢的某种食物(也跟某次行有关),慢慢地也会接受,甚至开始喜欢。王阳明用这个方法,攻下了不少人心,打了很多胜仗。

同样的,以前跟孩子讲过很多皮肤、血管、人体自我修复功能等等,所以他在摔跤的之后,都会自己一边念叨一边认真观察伤口,与其他孩子只是撒娇哭闹求关注的意识和感受的浅层表现完全不同。这样的知行合一,也会慢慢地让他能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安全。孩子需要多一些这样的认知接管原始意识的机会,才能更好地建立亲子关系,而不只是你在骂,他在闹,各自在自己的认知里打转转。

回到开头提出的,以前觉得知行合一很难的问题,现在带着这三点新的认知,便可以解开迷题。那些你以为自己懂了却做不到的道理,例如:珍惜时间,控制情绪,专注成长,抵制诱惑等,都只能在日复一日的细小行动里,才能慢慢形成新的真知。一次不能专注太多的点,每一段时间需专注于某一方面的新的知行统一的建立。而这些大道理的实践实际是环环相扣的,不必焦虑于何时才能做到真正的气定神闲,一点一滴地积累真实的情境,去反思,去修正,是唯一的通道。

更不必因一时被过去存下的意识和感受接管了行为,就认定此生没有机会做到,自暴自弃。连心学的发明创造者,也会有从床上惊落的慌张时刻,这实属正常。面对一堆诱惑时,如美食、美女、虚荣的物品等,不心动就不正常,面对恐慌区的挑战时,如上台演讲、挑战权威、特立独行等,不害怕就不正常。但是当一步步控制好了内心的原始积累的旧知,慢慢地尝试了新的体验之后,就能替代掉一些错误的行为反应。这种控制力源自你的见识,所以多读书,读精华的书(不会骗你),对于自己的弱点,多看有情节能帮助建立画面的故事,并不断的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久而久之,原始人大脑就会慢慢进化。

知行合一,就是从混沌到涌现,从被动训练到自然惯性反应,需在各类细小的事情中下苦功。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