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旅行游记诗与远方旅行•中国西北

问君今何在,几度夕阳红?——大漠西行记(三)

2018-02-10  本文已影响39人  大漠之风_家排师

                文/大漠之风

问君今何在,几度夕阳红?——大漠西行记(三)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每每读起唐朝诗人王翰的这首《凉州词》,眼前不由自主地就会出现大漠落日,金戈铁马的一些影像,难道潜意识里真的有一个和大漠有关的前世记忆?不管怎样,这次大西北之行确实是了了我梦回大漠的心愿。两天的时间,我们走过了嘉峪关、天下第一墩、悬壁长城、玉门关、河仓,还有闻名天下的阳关。

问君今何在,几度夕阳红?——大漠西行记(三)

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是明代万里长城的最西端,也是明代长城沿线建造规模最为壮观,保存程度最为完好的一座古代军事城堡,它由内城、外城、城壕三道防线成重叠并守之势,壁垒森严,与长城连为一体,形成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一百里一城的军事防御体系,素有“中外钜防”、“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问君今何在,几度夕阳红?——大漠西行记(三)

  去嘉峪关那天,天气很热,我们这些昨日花海里的七仙女,到了嘉峪关完全变成了戴帽蒙面的卖鸡蛋大嫂,月明笑问一句:“大嫂,鸡蛋多钱一斤?” 我故意没好气地回一句“不卖!”于是,我们的小团队有了一个新名字:七仙女鸡蛋帮。一路上有说有笑,倒也没被热浪吓倒。走进城门,就被气势宏伟的城墙和门楼所震撼,站在滚烫的黄沙上,对着庄严肃穆的城楼先来一个注目礼,问君今何在?几度夕阳红!昔日的森严肃杀之地,而如今却成为了人们游玩休闲的好去处,真的是世事无常啊。登上城墙,欣赏着这关城内一座座精美的建筑和练兵场,思绪在久远和当下之间飘移,如果生命真的有轮回的话,多少年前的月夜里,我是否也曾站在这固若金汤的角楼里眺望过遥远的故乡?这天的光线很好,蔚蓝的天空上,一束束白光呈放射式喷薄而出,强劲而有力,如同那奇异的北极光,在这样的背景下拍照,不自觉地就会表现出内在的张扬。关外一块巨石上刻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毛体书法,吸引着每一个游人。望着远处皑皑的雪山,抚摸一下古朴的城墙,大漠黄沙的千年的对视中,那些戍边的英灵是否已经魂归故乡?

问君今何在,几度夕阳红?——大漠西行记(三)

离开嘉峪关,我们来到了北距关城7.5公里的天下第一墩,明长城最西端的起点,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讨赖河大峡谷因水位很低早已没有了往日的气势,但那座历经风雨的墩台还是坚如磐石般屹立在大漠之中,用它的存在向世人述说着那些曾经活灵活现的过往。有趣的是我们在地下洞窟里看到了一付完整的恐龙化石,大家纷纷邀请恐龙哥哥一起拍照,缘,真的是妙不可言!

问君今何在,几度夕阳红?——大漠西行记(三)

“万里长城万里关, 迭障黑山暗壁悬”,可以和北京八达岭长城相媲美的悬壁长城,位于嘉峪关关城北8公里处石关峡口北侧的黑山北坡。为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肃州兵备道李涵所修,因城墙自山上陡跌而下,在山脊上似长城倒挂,铁壁悬空,封锁了石关峡口,故称“悬壁长城”。站在山下仰望,青灰色的长城宛如一条盘踞的长龙,蜿蜒曲折。沿着台阶,拾级而上,平坦处如履平地,险峻处如攀绝壁,这更激发了我们这些驴友的豪情,终于可以过一把登高望远振臂而呼的瘾了,速度,速度,还是速度,多少游人被我们甩到了身后,气喘吁吁也罢,大汗淋漓也罢,一切都不在话下。当我们登到最高处时,情不自禁地对着远方大喊:“痛快”。俯瞰山下,一片绿洲,阡陌交通,屋舍俨然,那份儿祥和和长城的威严在夕阳的映照下,有一种无法言说的和谐。回到长城脚下,坐在凉棚里吃着又甜又脆的西瓜,那真叫一个畅快淋漓!

问君今何在,几度夕阳红?——大漠西行记(三)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如果说王之涣写《凉州词》时的玉门关还只是春风不度的话,那么今天的小方盘就连人迹也是罕见的了,几千年前丝绸之路上那个驼铃声声,繁华一时的玉门关,而今只剩下一座黄土夯筑的四面高墙的空城而已,唯一让我惊艳的是路边戈壁滩的植物上竟然有一只豆花大小的蝴蝶在翩翩起舞。去玉门关的路上,我第一次见识了什么是沙尘暴,也明白了一位曾经在大西北当过兵的网友说我“叫什么不好叫大漠之风”时的心情了。那一天,沙尘暴来的时候,我们的车几乎成了蜗牛,窗外的黄沙透过所有的缝隙往车里钻,几步之内就看不到物什,很多自驾的小车只好停下,好在时间不长,大漠又恢复了宁静,好像什么都不曾发生过。因为修路,去玉门关的路上,龙哥临时决定取消了丹雅魔鬼城的行程。

问君今何在,几度夕阳红?——大漠西行记(三)

  告别了传说中的玉门关,我们又直奔古疏勒河畔的汉代建筑遗址——河仓古城,这座古城始建于汉代,是历代阳关、玉门关,以及沿线长城、烽燧守军的军需粮仓。两千年风沙的侵蚀和岁月的变迁,曾经的征夫、戍卒,还有那碧波荡漾的疏勒河都已淹没在历史的风尘和漫漫的黄沙之中。而如今,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突兀地矗立在荒莽的戈壁滩头。荒凉,好像是一种抹不去的氛围,但因着仙女鸡蛋帮的到来,荒漠古城也有了一种生命的活力,风景,有了人的存在也就有了灵魂。

问君今何在,几度夕阳红?——大漠西行记(三)

长亭外,古道边,细雨蒙蒙,把酒言别,千百年来,唐朝诗人王维的一曲《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曾经醉了多少文人墨客的心,“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或吟,或唱,或弹,无论是哪种方式,都使人无法忘怀与昔日友人挥手话别的凄凉。阳关,一座被流沙掩埋的古城,一座被历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古城,如今成了人们了解丝绸之路,探秘西域古国的丰碑。我们跟随着导游的讲解,仿佛又看到了大漠落日之下驼队的剪影,戍边士兵“东望长安”的手势,楼兰姑娘离井背乡时忧伤的眼神,从汉朝的兵器古币,到现代的精美壁画,这里的每一件物什都会向你述说一段辉煌的历史或传奇故事。走出关门,就是漫无边际的黄沙,阳关故址如今也只是一块石头做成的碑刻,为了方便游人休息,沙丘上建起了一条雕龙画凤的长廊,站在长廊里,面对着漫无边际的沙海,突然想起了“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这句话,在这之前总是对选择独木桥的人有一种偏爱,好像那是高品的象征,此刻,我放下了分别,建功立业又有什么错?,阳关道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代名词啊,远处有一片沙漠绿洲,每个人都情不自禁地眺望,在那遥远的过去,绿洲就是生命,就是希望。当然,作为游客,我可以尽情地享受大漠的浩瀚和无垠,因为于我来说,它只是风景。

问君今何在,几度夕阳红?——大漠西行记(三)

问君今何在?几度夕阳红。长城的坚不可摧,关隘的固若金汤,曾经的伟大也无法留住过往的辉煌,因为天地间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都在变,我们能做的就是关注当下,让今天的付出给未来的历史留下一点印痕吧!

问君今何在,几度夕阳红?——大漠西行记(三)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