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惰的不只是我,还有我的大脑

2019-12-23  本文已影响0人  约翰伍德

今早从睡梦中醒来,天还是黑的,能听到稀稀落落的雨声。这真的是太不寻常了,今年湾区的冬天让我怀疑到是不是来到了西雅图,居然有一大半时间在下雨。想到这儿我不禁苦笑,这未免对湾区有些不太公平,毕竟西雅图的冬天没有太阳,湾区还是有大晴天的。

说到不寻常,今年对我来说是非常不寻常的一年。记得我在2010年的时候做了一个十年计划,而今年就是最后一年。当年我就已经是一个现实主义者,知道自己就是一个普通人。但即便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能过得轻松一些。于是我当时就打算奋斗十年,努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环境。这十年来计划实施得还不错,我从一个看不到未来的数学系中下游学生转变成了一个年薪30万美元的高级软件工程师。

在这十年计划的最后一年,处于而立之年的我本应过得淡然一些,但我却像个刚毕业的年轻人,不断刷新对自我的认知。这其中有伊小姐给我带来的新变化,也有我对自己的深入思考。而就在前两天,我居然对自己又有了新的发现。

我之前在别的文章说过正在学钢琴。掐指一算,到现在我也学了半年多了。说实话能坚持这么久已经超出我自己的预期了,因为我是个只有三分钟热度的人。前两天去老师家里上课的时候,老师说我总是弹错,问我是不是练得太少。我仔细想了一想,与其说是不熟,不如说是弹的时候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接下来要弹什么。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在弹琴的时候很容易走神,而我居然才刚发现这件事。我从来没有试着去收回意识,因此每次练琴都只是机械地去把指法练熟。正因如此,我每一次上课老师都会说我弹的曲子没有旋律性,只是在按节奏地敲出音符,并没有带着感情去演奏。于是我对自己有了新的一个发现,我的大脑太容易偷懒了!真不愧是我的大脑,简直跟我一样懒。

发现这个原因之后,我试着观察了一下自己平时的一些行为,突然好多习性都变得有迹可寻了。比如之前提到的三分钟热度,当新鲜感过去之后,我的大脑就会非常自觉地去寻找偷懒的机会。如果一件事情可以让大脑有机会偷懒,我就好像可以坚持下去,比如健身。如果一件事情必须得让大脑长时间运转,我就坚持不下去,比如学书法学乐器等等。再比如工作,每次换一个新组,我就发现自己的代码质量下降不少,因为我需要去熟悉新的代码库。然而我每次写代码的时候大脑都会处于一种待机的状态,不会特意去了解上下文,只要测试过了就好。然而写代码需要考虑各种corner case,因此如果对代码库不熟悉的话,代码质量就会变得比较差。除此以外,我又想到自己在生活中经常会忘东忘西,记性不好。比如临出门的时候我经常会发现忘了带某个东西,而经常回去取完之后又会发现自己忘了带另一个东西。我还经常刚看完电影就忘了剧情,听音乐从来不会试着去理解歌词的意思,还喜欢看无脑综艺等等。就像抽丝剥茧一般,我一点一点地把自己的外在剥离,然后发现了这颗连接每一个角落的心脏。能不能维持大脑运转好像就是我们常说的能不能专注于一件事情,而我的专注度好像不是很强。

虽然总结出了这个缺点,我现在却对它无能为力。因为懒惰是人类的天性,人也许可以让自己变得勤奋起来,却好像很难让大脑维持运转。比如我想尽办法希望在练琴的时候能更专注一点,但我就是很容易走神,我拿自己毫无办法。不过,即使无法从正面突破,我还是可以想到一些其它方式暂时达到目的。比如维持新鲜感可以解决三分钟热度的问题,写好测试可以解决代码质量不高的问题,把需要记的东西用文字记录下来等等。虽然这些办法都无法让大脑维持运转,但多少能让我做得更好。

我经常思考为什么学生时代大家都很努力,但有些人成绩不好而另外一些人成绩却比较好。以前我一直找不到直接原因,像所谓的专注度或者是兴趣都是隔靴搔痒,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今天我似乎找到了一个比较直接的原因,那就是有些人在学习的时候大脑容易偷懒,而另外一些人可以维持大脑运转。这个世界上应该存在一些办法可以提升专注度,比如我不太了解的meditation。以前一直没有动力来了解这一块内容,而现在感觉是时候可以去尝试一下了。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