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价值感,是家庭教育中稀缺品

2021-05-28  本文已影响0人  米素文

最近听樊登讲到一个活生生的案例:一个孩子考入北大后跳楼自杀,留言说:你们要我考北大,我考入了,我完成了你们的目标。

血淋淋的这些案例实在是太多,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从来没有自己机会形成自我价值。

自我价值感是来自于归属感,即相信自己是有能力。

是自己体验到自己的能力,而不是因为别人说你有能力。

父母无法给与自己的孩子自我价值感,每个孩子都必须自己形成自我价值感。

自我价值感能给与孩子们在生活中承担风险并乐于接受新体验的勇气--摇摇晃晃爬楼梯,到幼儿园交到小朋友,参加篮球队的选拔。

拥有健康的自我价值感的孩子们知道,犯错误并从中学习是很正常的,而不会认为犯错误就意味着自己无能。

自我价值感和自信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一种被称为“适应能力”的品质。

也就是在人生不顺时,再次变得坚强,健康或成功的能力。

那如何提高孩子的适应能力呢?

大多数家长无需督促就能做到的一件事--讲故事。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尤其是关于他们自己的故事。

比如说:你出生的那一天,你晚上睡在奶奶家,我记得爷爷带你去公园。。。

这些都能增强孩子的情感联结。孩子们不仅喜欢这些故事,想一遍又一遍的听,而且这些故事会促进其应对技巧和适应能力的发展,即便是在孩子们经历破坏性和创伤性事件的时候。

事实上,一个听过家庭故事的孩子,在面对创伤时要比没有听过的孩子更有可能表现出适应能力。

故事能让我外界事件所造成的压力更容易控制的方式使孩子稳定下来。你无法保护你的孩子不受任何不测事件的影响,但知道能通过一种强烈的自我和家庭意识为适应能力打下一个基础。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