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之家云居轩首页之约

【心畫】小窗幽记·卷一·醒(节选五)·明·陈继儒

2018-08-02  本文已影响1298人  半暇

半暇·得半日清闲,抵十年尘梦

简集

【 临砚 】

【原文】

从冷视热,然后知热处之奔驰无益①;从冗②入闲,然后觉闲中之滋味最长。

贫士肯济人,才是性天①中惠泽;闹场能笃学②,方为心地③上工夫。

伏久者①,飞必高;开先者,谢独早。

贪得者①,身富而心贫;知足者,身贫而心富;居高者②,形逸而神劳;处下者③,形劳而神逸。

名茶美酒,自有真味。好事者投香物①佐之,反以为佳②,此与高人韵士误堕尘网何异③。

花棚石磴,小坐微醺①。歌欲②独,尤欲细;茗欲频,尤欲苦。

善默即是能语①,用晦②即是处明,混俗③即是藏身,安心即是适境④。

虽无泉石膏肓①,烟霞痼疾,要识山中宰相②,天际真人③。

气收自觉怒平①,神敛②自觉言简,容人自觉味和③,守静自觉天宁。

处事不可不斩截①,存心不可不宽舒②,待己不可不严明③,与人④不可不和气。

【注释】

①益:好处。②冗:繁冗,繁杂。

①性天:即天性,本性。②笃学:踏踏实实地勤奋学习。③心地:在此指心境。

①伏久者:指深藏不露的鸟。伏久,潜伏很久。

①贪得者:贪得无厌的人。②居高者:指身居高位的人。③处下者:地位低下、处于下层的人。

①香物:香料。②佳:好。③高人韵士:高雅之士。尘网:世俗生活之中。异:差别。

①微醺:稍微有些陶醉。②欲:想要。

①默:沉默。即是:就是。②用晦:韬光养晦。③混俗:融入世俗。④适境:适应环境。

①虽:虽然。泉石膏肓:出自《新唐书·田游岩传》,田游岩隐居山中,唐高宗前去拜访,问道:“先生此佳否?”他回答说:“臣所谓泉石膏肓,烟霞痼疾也。”指自己沉迷于山林的癖好无法改变。②山中宰相:语出《南史·陶弘景传》,陶弘景隐居山中,辞不受官,但每逢朝中大事,就会为朝廷出谋划策,因此世人称之为“山中宰相”。③天际真人:在此指隐居天涯的真人,语出《世说新语·容止》:“或以方谢仁祖不乃重者,桓大司马曰:‘诸君莫轻道,仁祖企脚北窗下弹琵琶,故自有天际真人想。’”

①收:收敛。自觉:自然觉得。②敛:敛聚。③和:和睦。

①处事:处理事情。斩截:斩钉截铁,形容说话做事十分果断。②宽舒:宽广、舒缓。③严明:严格。④与人:与人相处。

【译文】

从冷眼旁观的角度来观察喧闹的名利场,之后才会知道名利场中的奔走竞争并没有什么好处;从繁杂的生活进入到闲适的生活,之后才能体会出闲适的生活最具情味。

贫穷的人肯帮助他人,才是天性中的仁惠与德泽;在喧闹的环境中能笃志学习,才是在净化心境上下了工夫。

藏伏很久的事物,一旦腾飞则必定飞得高远;太早开发的事物,往往也结束得很快。

贪得无厌的人,也许生活富足,但心灵却很贫穷;知道满足的人,也许生活贫困,但是内心却很富有;处于高位的人,身体很安逸,但精神却很劳累;地位低下的人,身体很劳累,但精神却很闲逸。

名贵的茶叶醇美的浓酒,自有它的真味。好事的人把一些香料放进去添加些味道,破坏了原本的清醇,却反而认为这样很好,这和那些高人雅士误入到世俗生活之中又有什么差别呢?

在美丽的花棚下,坐在清凉的石磴上,稍稍有些陶醉。突然想要独自唱歌,歌声要尤为细腻,茗茶要频繁地添加,尤为茶水要苦。

善于沉默就是能言善语,韬光养晦就是保身之法,混入世俗就是藏身之所,心灵平静就是适应环境。

虽然没有沉迷于泉石、烟霞的癖好,但也要辨识山中的高士、隐居天涯的真人。

收敛气息自然会觉得愤怒平息了一些,敛聚精神自然会觉得语言简练了一些,宽容别人自然会觉得氛围和睦,心神保持宁静自然会觉得天下安宁。

处理事情不能不果断,存心不能不宽广舒缓,对待自己不能不严格要求,与人相处不能不和睦相处。

【 微型诗选 ·《冬夜》· 飘飘落叶 】

半暇

拈亮灯光,用书香酿一杯醇酒

酌一小口

便醉成春的模样

半暇·心如素简,人淡如菊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