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亲爱的姥姥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在践行他或是她独有的,所追求的,认可的品质。
姥姥终其一生,用疼痛的双脚踩出来,用瘦弱的肩膀扛下来属于她的品质: “一生独立,坚忍,一生勤劳,要强“。每每想起姥姥,这几个字总是第一时间,别无二致地出现在我脑海中。
姥姥出生在晋西北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幼年家道中落,童年丧父,未及成人,便开始下地干活,操持家务,贴补家用,尽管如此,生活仍旧日益窘迫,姥姥从一开始就有跳出穷山村,离开贫困家庭的愿望。
童年的苦难注定在姥姥的血液中注入了坚强的成分。听妈妈回忆,六七岁时,姥姥穿过夹脚的小鞋,四个脚趾被长长的裹脚布硬生生压向大拇指,为的是缠成能嫁好人家的三寸金莲。倔强的姥姥一出门就脱掉小鞋,解开裹脚布,为此没少受责骂挨打,终于在与太姥姥的抗争中胜利,代价是双脚脚趾变形,疼痛伴随一生。
身体的疼痛尚可通过自身反抗获得解脱,来自家族的桎梏直接把姥姥逼上摆脱家庭的道路。姥姥16岁时,她的哥哥做主,以100块大洋的聘礼把姥姥许配给外县男子,可气的是,男子当兵打仗,两年杳无音信,婆家提出让姥姥与一头大公鸡成亲的荒谬建议,姥姥坚决抗婚。可巧,姥爷在山村收购山货,摆脱痛苦的决心,让姥姥勇敢地接受了和姥爷成亲的决定。姥爷在交付完先前的聘礼后,带着姥姥离开了生长了18年的故乡,两人踏上了一生颠沛流离的路程。
姥姥在结婚的最初几年日子里跟着姥爷走南闯北,见识了世面,开阔了眼界,生活愉快舒适,可以说,那也许是她一生最幸福的短暂时光。
之后几年,姥姥先是在医院里做卫生员,然后又在医院的幼儿园当保姆,随后在纺织厂做女工,在街道工厂做临时工。姥姥把从小吃苦耐劳,勤劳苦干的品质发挥出来,她为人热情,不怕苦和累,乐于助人更是出了名,因为精明强干,公事和私事两不误。用妈妈的话说,姥姥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干出个样子,永远不服输,永远争第一。
每一代人都会经历时代给与他们特殊的伤痛。命运好像开了一个玩笑,兜兜转转,由于国家压缩城市人口,上山下乡支援农业,姥姥再次回到故乡,这时距离她离开山村已经过去又一个18年,她也从离开家乡的青涩女孩变成了五个孩子的母亲。享受过一段城市生活的姥姥不得不拿起锄头,靠劳动力挣工分维持生活,白天地里干活,晚上照顾三个年幼的孩子,长期与留在省城的姥爷和另外两个孩子分离,生活极其清贫,身心异常劳累。
可是命运依旧没有放过在土里刨食的姥姥,我的姥爷因为一些历史原因遭受牢狱之祸,年仅17岁的花一样的小姨因为山村医疗落后不治身亡,一连串的打击没有把姥姥击倒,反倒让她更加勇敢地面对困难。
姥姥是我们这个家族的功臣。姥姥抚育了自己的5个儿女,惦念自己年轻时送人的孩子,白发人送黑发人,她还带大了大大小小7个孙辈,陪伴姥爷渡过生命中最困难的时期。
对姥姥最早的记忆写满我一岁到六岁的时光。爸爸妈妈工作忙,刚满一岁的我被送到姥姥家里,和小我半岁的表弟一同享受姥姥的抚育。姥姥最常提起的一件趣事是:姥姥嘱咐我和表弟在院子里玩,她回屋取一样东西,等她回来,我和表弟两个人已经全部滚在院子里晒面的笸箩里,成了不则不扣的雪人。每每听到故事,我总是笑得流出了眼泪,泪光中,那个交通闭塞,物资匮乏的小山村浮现在眼前,那个腰里系着围裙,忙前忙后的姥姥浮现在眼前。白天里舅舅舅妈下地干活,姥姥是一个院子的“司令“,照看我和表弟,喂猪喂鸡,准备饭菜,翻晒作物,脚不踮地地忙里忙外。五年之后,妹妹在和我相当的年龄被送到了姥姥家。妹妹从小体弱多病,经常发烧甚至昏厥,清苦的农村,缺医少药,没有文化的姥姥只得跪在妹妹身边不住地求菩萨保佑妹妹的生命。等到我有了孩子,特别是孩子感冒咳嗽,我想到的不只是“养儿方知父母恩”,还有在那个偏远的山村,姥姥是如何在如豆的油灯下熬过一个又一个凄风苦雨的。
生活在农村,全靠收收捡捡,精打细算,勤俭持家,才能保证一家人的温饱,姥姥就是在艰苦的条件下,照顾着一家人的温饱冷暖,守护着一家人的春夏秋冬,把整个家庭照料得井井有条,而且还很精彩。
姥姥心灵手巧,家务活样样精通,端午节的粽子饱满挺秀,寒食节的燕燕惟妙惟肖,年节的枣山圆润秀美,纳的鞋垫花鸟栩栩如生。姥姥最擅长的还是女红,除了为一家老少缝制越冬的棉衣,更多时帮助邻里乡亲缝制婚丧嫁娶的礼服。在71岁高龄,姥姥再次手执剪刀,亲自为我缝制出嫁当天的大红棉袄棉裤,看到她亲手带大的我穿着她缝制的衣服出嫁,她打心眼里高兴。
姥姥最爱说的一个词是“门户”,与庄户人相守了大部分时光,她用最朴实,最诚恳的行为教会了我们与人为善,她懂得: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所有的善良,助人为乐,帮扶济困,都被她用自己默默的行为演绎到最自然,最本真的境地。
姥姥是一个极其平凡的人,她没有多少文化,她也象普通的家庭妇女一样建立了家族中的威严,她也会象所有有封建思想的人一样希望子孙有男丁继承香火,她有时也会不讲理地大声呵斥孩子……但是这些永远也掩盖不了她许许多多的优点,她勤劳,她甘于奉献,她勇敢承担家庭的责任,她教导我们不偷懒,她树立了与人相处的榜样,她用坚忍一一与困难抗争……所有的这些将使我受用一生。一生清贫,没有读书,这些丝毫没有减少我对她的敬重。
春风里,杨柳枝条舞动,我想起第一次从姥姥那里听来的农谚:春风不刮地不开。 盛夏时节,读书郎 “汗滴禾下土“的朗朗诗句,分明让我记起姥姥额头细碎的汗珠。秋风过处,枯黄的落叶似乎在沙沙重复姥姥的告诫”做人不能偷懒“。冬雪皑皑,再大的悲伤,再乖戾的遭遇,都在姥姥擦干眼泪,继续生活的咬牙中被留在身后。
十一年前,妈妈哭着告诉我,姥姥在自家的土炕上安静地走了。姥姥走完了自己的一生,最后一幕也如此华美,就象她倔强的一生,从来不愿意给子女添点麻烦,自己努力着做到最好。在最后的日子,她还能很清晰地记起亲戚和邻里,还可以顺利吃些食品,没有忍受病痛的折磨,亲爱的子女环绕在她身边……所有这些都是上天对她一生勤劳, 含辛茹苦抚育子女和孙辈, 倔强克服生活艰辛的褒奖。
生命传承中的血缘斩不断,抚育的恩情没齿难忘,如同钻石般闪闪发光的品质:勤劳,善良,勇于担当是姥姥留给我的最大的精神财富,这也许是生命最伟大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