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红色岁月

2018-12-09  本文已影响0人  窝边树

       

     

爷爷的红色岁月

      爷爷郝立贵,字叔昌,1909年生,幼年丧母。自幼聪明好学,十几岁就被私聘为教书先生,后来考入全省闻名的学府——太原国民师范。这所1919年兴办的师资力量雄厚,学生待遇也优厚的学校,是贫家子弟争相报考的“殿堂”。当时流传有“太原办了个国民师范,拉洋车的走了一半”的说法,国民师范的学生大多家境贫寒,基于此阶级地位国民师范成为他们革命运动的摇篮之一,多数学生走上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应该是一九二几年的某个初秋,在源源流入校门的新生中,有一位旧布大褂,个头不高,略显削瘦但却精明干练的小青年,一双锐利的眼睛,流露出智慧与自信……那应该是爷爷的模样 。考入这所闻名的学府,着实让他高兴了一阵子,他决心奋发读书,学有所成以便报效国家。但是处于内忧外患中的国家,不允许有志青年闭门读书,帝国主义的欺凌,封建军阀的压榨,全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思潮,都不时涌入校内。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山西地委召开紧急会议,并在太原国民师范大礼堂召开追悼大会,太原卫戍司令部包围了国民师范,这次轰动省城的“五·九”事件让包括爷爷在内的师生对闫锡山的反动统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约在这个时候爷爷师范毕业开始教书掩护地下工作。他在开栅任教时,因为红色嫌疑被辞退。后经人推荐进入安定学校,校长安益泰和他一见如故,爷爷顺利进进行地下宣传。但不久便有不明身份的人常来学校找他,又搜查出《共产党宣言》《历史唯物主义》等禁书。在校董事坚决要求辞退爷爷之前,某一天突然有俩持枪的便衣闯进学校要人,他幸好外出躲过一劫。便衣扑空将他的东西翻了个底朝天,带走了校长,后来安才取保回家。安定已不能待下去,他还坚定地辗转东街,北关学校继续发动群众,宣传革命思想。

      1937年初,为了使抗日救亡思想在群众中扎下根来,山西省救国同盟会派到交城不少村政协助员 。4月,已是中国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的他从太原参加牺盟会军政训练班回来,立马积极发展民先组织,介绍申子文(田家山村人,解放后任沈阳军区后勤部军械部部长、司令部正军职顾问)加入民先。9月任民先省队长的侯维煜(奈林人,解放后历任华北人民革命大学教务处副主任、校党委书记、中央高级党校副校长、中直党委第一书记等职。)奉中共北方局指示回交城重建党组织,秘密活动于教育、工商、社团等各界,经过多次密谈和考察,他被选定为入党对象,中旬在县城下庙秘密举行入党宣誓,成为交城党史上的最早期的党员之一。10月上旬在交召开的第二次会议,会议决定建立中共交城县支部,此为交城县有史记载的第一个中共支部,按照上级党委指示,代行县委职权。下旬山西省牺盟会在太原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爷爷作为代表聆听了中共中央代表周恩来的讲话,从太原回来的立即转身投入了波澜壮阔的革命运动,组建了由教员、学生和工人组成的人民武装自卫队。11月6日日军飞机轰炸交城县城,当晚爷爷引导所有支部成员和交城县游击队撤出县城,回到老家东社保存革命力量。

      1940到1942年,日本侵略者调集重兵对晋绥八分区驻地交城山区进行疯狂“扫荡”,爷爷先后在任牺盟会中心区特派员、清太徐敌工科科长,组织开展了围困岔口、芝兰主要敌据点的“挤敌人”斗争,经历100多次战斗,歼日伪军360余人。时任交城(东)县抗日县长的米建书曾举荐爷爷到赴延安党校深造,但当时执行紧急任务拖延终未成行。

      长期的忘我工作和艰苦生活使他患上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和疥疮,走路得拄拐杖。他的每一次脱险都让鳏居的曾祖父胆颤心惊,劝阻不成,偷偷把战马和手枪退还给上级。爷爷又返回部队,曾祖年事已高深怕抱病工作的爱子遭受不测,便给他寻定了一门婚事。后来五个子女相继出生,家庭的重担拖垮了拄着拐杖的爷爷。一个热血青年战斗的青春被迫划上了休止符,但他的心一直眷恋着革命事业,他给孩子们依序取名为向明、向前、向生、向平、向鹏,其中寄托了多少追求革命胜利的拳拳之情和被命运羁绊的无奈呀。

      新中国建立初期爷爷不顾病体积极投身我县的教育战线,他的领导能力和教学水平使他在教育界获得很高的声望。上级领导委任他组建交城简师即交城中学,他雷厉风行广泛招揽人材,倾注了全部心血,在极短的时间筹建就序使学校的组织、教学、后勤等各项工作逐步走上正规。这期间他很少回家,他满腔热忱的工作态度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们要做一个为社会竭力奉献的人。当年一起工作过的王德修、刘本之、李湘、石善厅、宋之灏、葛孔录等前辈是被历史的口碑见证了的有担当有风骨的交城教育的先驱。他们彰显的济世精神已成为交城中学宝贵的精神财富,影响着一代代的交中人。

    1956年春积劳成疾的爷爷英年早逝,年仅47岁。爷爷的红色基因被他的后代继承,他茂茂成林的后人在所从事的医疗、教育、金融、行政等各条战线上,用坚强的精神谱写着奉献的红歌,传承着一个家族的荣光。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