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心美术馆日常(九)——塔之狐步舞

2017-04-26  本文已影响7人  柳汀雪

(一)

《北宋》是木心先生的一幅小型纸本彩墨风景画。

我在想,先生为什么给这幅画取名“北宋”。

这是一幅墨气蒸腾的画,黑气浓得化不开。

比起南宋的激越清绝,北宋可以称得上是元气淋漓了。一整个宋代无法在灵气上胜过唐代,只好转为理气了。深邃木讷的理气。

先生是博大的,我是浅薄的,我猜不出先生的原意,只能看到自己。若是知道,别人能从先生的画里看到什么,该有多好。

(二)

先生是很爱画塔的。

塔群是不像话的,孤塔最像样了。

塔是甘于孤独,是瞭望守候,是先知,是茕茕独立、自助的与世隔绝,苦行的隐士,人间与天堂的圣梯,是智慧的圣殿。 

塔伫立高处, 俯视苍莽群山人世。

孔子是塔,庄周是塔,屈原是塔,耶稣是塔,先生也是塔,一座座伟大的孤塔,今天我认识了尼采,他也是孤塔。

(三)

拧巴,这个词我是跟柴静学的。我也是自己跟自己拧巴的人。

退一步,变成平庸。堕落,我是不肯的。

先生教我,很多人辜负了艺术的教养。我不能辜负,我要学到教我做艺术家的艺术。

艺术的门是窄门,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大雾弥漫不辨方向。我也会怀疑惊惧,可是我更害怕流于庸俗, 坠入苟且。于是,大步朝前走,那里是我的归宿。

先生说,尼采的超人,说穿了,就是进化论。

超人,就是超己。超己难呀,难到要用一生。如果要有来生,来生也要超己。加上前世,一共三生三世,达到至善。

我前面有尼采,回家的路,又亮了些。

(四)

中国人的个人主义,有魏晋风流,有庄子、王充、李贽势单力孤,终没形成浪潮,一现即灭。

在民国,个人主义的最强音是郭沫若发起的,他却很快就转而投降了。

八零九零后是独生子的一代。个人主义在中国又有一次成长成浪潮的机会。

在未来,能看到一些脱离家国天下、 集体主义的中国人,是如何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自己的关系。

也许,美到极致,“个人”的充满酒神精神的魅力,那将是中国风流的美妙重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