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爱情!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张幼仪
‘’你总是问我,我爱不爱徐志摩。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是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女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这是一个典型的父母包办之下的婚姻。可它是徐志摩一生中真正意义上的婚姻。因为他跟张幼仪才真正具有家的概念:上有高堂,下有子女,中有世人的普遍的认可。从常人的眼光来看,他们俩的的婚姻应该算是美满的。虽说是包办婚姻,可他们的关系却非同寻常。特别是他们离婚之后所保持的那种深厚的友谊,更是在当今开放的时代也是难能可贵的。不过,有着美满婚姻的徐志摩和张幼仪最终是离婚了。因为徐志摩的理想是:"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徐志摩觉得这个婚姻,虽然是个好婚姻,却仅仅是个婚姻而已。而不是他想要的爱情。
林徽因
他站在雨中等虹,他甘冒社会的大不韪争他的恋爱自由;他坐曲折的火车到乡间去拜哈代,他抛弃博士一类的引诱卷了书包到英国,只为要拜罗素做老师······他常能走几里路去采几茎花,费许多周折去看一个朋友说两句话;这些,还有这许多,都不是我们寻常能够轻易了解的神秘。我说神秘,其实竟许是傻,是痴!事实上他只是比我们认真,虔诚到傻气,到痴!他愉快起来他的快乐的翅膀可以碰得到天,他忧伤起来,他的悲戚是深得没有底。
1921年,16岁的林徽因游历欧洲,在英伦期间,结识了当时正在英国留学的徐志摩。当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林徽因被徐志摩所吸引。而徐志摩也被林徽因所吸引,对她评价甚高,为林徽因写过很多情诗。两人也都是以书信来往。在后来的《猛虎集序》(1931年)中有提到,他在二十四岁以前,与诗“完全没有相干”,是与林徽因的相遇,激发了他的新诗创作。同年3月与发妻张幼仪提出离婚。之后,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并常有书信来往。1924年泰戈尔访华期间,徐志摩和林徽因共同担任翻译,之后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徽因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徽因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徐志摩已与陆小曼完婚,林徽因也嫁给了梁思成。1931年11月19日准备参加林徽因演讲会的徐志摩遭遇坠机事故遇难。
陆小曼
我很愿意你能得着你最初的爱恋 我愿意你快乐 因为你的快乐就和我的一样 我的爱你 并不一定要你回答我 只要你能得到安慰 我心就安慰了 我还是能照样的爱你 并不一定要你知道的
陆小曼和徐志摩的爱情,从一开始就不被众人看好,毕竟一个是有夫之妇,一个是刚刚因为林徽因而成为民国第一个离婚的人,两个人都是名声在外,再加上陆小曼是富贵圈子里的交际花,而徐志摩又一介谦谦书生,这样的组合多少还是很不搭。徐志摩是陆小曼前夫王赓的好友,作为不懂浪漫的前夫,一直把徐志摩视为可以为妻子派遣无聊的君子,但是没成想,两个人在你来我往里,竟然私定了终身,最后和他只能潦草收场。两个有情人原以为冲破一切阻力,终于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在一起了,但是当恋爱的激情褪去,生活里的柴米油盐一齐涌来时,他们才看到生活本来的面目。向来养尊处优惯了的陆小曼,生活开支自然不小,再加上徐父因为不满陆小曼,拒绝再给他们小夫妻任何经济资助。生活困顿已经不可避免,无奈之下,徐志摩只能加大自己的工作量,争取挣更多的钱,才能养得起那个在家里悠闲自在的夫人。也正是在奔波着挣钱的路上,徐志摩的飞机失事,这世上也就再也没了那个写下《再别康桥》的诗人。
文字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