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技能第四讲:目标与咨询方案(1)

2023-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hebl

中原焦点解决团队高级五期  讲师第13期  贺变丽坚持分享第1714天2023—2—23

第二节    制定个体心理咨询方案

    第一单元    商定咨询目标

        焦点解决心理咨询目标的特点:正向、所欲、具体、可行、当下。焦点解决是以终为始、以目标为导向的心理咨询流派。

      咨询目标是咨询师和来访者共同商定的,要以来访者为主。目标就是想去哪,往哪走,是终点。

      找咨询目标的难点:来访者有时可能没有目标;或者是没有有效的目标;咨询师可能有些着急,急于找目标……

        如果来访者向咨询师要方法或建议,可以这样说:你的这些事我有自己的思考,可我想先听听你怎么看?你做过哪些尝试?你能说说吗?好多来访者在讲述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一些有效的方法。

1.商定咨询目标的前提条件:心理诊断已经完成

      排除器质性病变(产后抑郁可能是身体太虚弱导致的),排除精神病性症状和神经症性特征,由现实事件引起的

2.全面准确地了解了当事人的:心理问题、问题性质、严重程度、持续时间以及其认知、行为、情绪和个性特征等前提下。

收集资料的七个方面:who  what  when    where    why    which  how

(1)“who”  他是谁?最重要

        了解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病比了解一个人得了什么样的病更重要。

需要了解: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健康状况,认知特点、行为模式、情绪变化等。

        青春期的孩子是第二自我意识的萌发,要把他当成成年人去对待,他们性格多变,翻脸比翻书还快。

        面对文化程度不高的人,说话要通俗。

尤其要掌握求助者的基本性格特征。

还有成长过程、兴趣爱好、能力等。

      焦点解决很看重一个人的兴趣爱好和能力。

根据实际咨询需要,还应了解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目前的生活状况等。

(2)“what”,发生了什么事?

(3)“when”,什么时候发生的?

(4)“where”,在哪里发生的?

(5)“why”,为什么会发生?

(6)“which”,与哪些人相关?

(7)“how”,事情是如何演变的?

      每个学派都有每个学派侧重的点

      要训练自己具备能让这个过程变成当事人自己倾诉的过程。

        咨询师少做语言的回应,非言语的回应要跟上(嗯)。

不同的对象、不同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谈话方式。

(1)年龄特征

儿童:较适于边玩边谈;

        好多儿童语言发展还不太健全,可用沙盘和绘画作辅助。

青少年:与他们建立平等友好关系,注重青少年的现实生活;

      青少年自认为已经成年,感觉啥都懂,有的青少年喜欢聊他的宠物,聊着聊着心情好了就愿意聊的更多。

老年人:充分尊重,交流的重心在现在和过去。

        可以夸老年人年轻:你有60吗?多和他提当年勇

(2)性格特征

对富有暗示性者,语言要明确坚定;

        给予其正向积极的肯定

对抑郁个性者,语气要温和,充满同情关切;

        因为他们情绪低落,和他们说话时语气要温和,慢一些,对他们充满关爱。

对强迫个性者,论述要严密,推理要合乎逻辑;

对于内向拘谨者,要多给予理解、鼓励;

        他们好像被包裹着一层壳,感到安全才会敞开心扉。

对敏感多疑者,交谈应诚实恳切;

对依赖过重者,不宜过分迁就或提供较多的支持;

      他的依赖会成为阻碍咨询效果的因素,要注意边界,遵守设置。

对被动个性者,应多让对方发表看法。

总之,应充分考虑到对象的特殊性。

(3)问题特征

不同的心理问题需要不同的交谈方式,比如:

受委屈、受压抑的人,要尽可能让他们宣泄;

情绪出不来,道理进不去。

因为自卑而求助的,交谈时要多给予鼓励;

自卑的人往往很敏感,要以来访者为中心,把他放到重要的位置。

对处于危机状态的人,态度要沉着,语言要肯定,方法要果断等等。

需要与家长联系时,要当机立断。青少年做咨询,需要家长陪同。

(4)文化特征。

我们的文化是耻文化,有病耻感,所以咨询室门上不写牌子。咨询师尽可能不要与来访者有肢体接触。

如何选择合适的谈话内容?

应循序渐进。

从简单易回答的问题开始聊

这样做的目的:

一方面,有个适应的过程;

另一方面,给咨询师调整自己判断时间;

再者,使来访者更容易理解并接受自己的问题。

保持在当事人的状态下与之同频。

(这次讲到了此处)

2.在深入了解求助者时,可以参照如下思路:

(1)明确求助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对于沉默寡言的人,咨询师可以这样引导:

“你希望我在哪方面帮你的忙?”

“你能告诉我,你想解决什么问题吗?”

对于讲话缺乏中心、东拉西扯的求助者,咨询师可这样询问“你现在最想解决哪一方面的困难?”

“你能把你刚才讲的问题用几句话归纳一下吗?”

对于把问题说得含糊不清的求助者,咨询师不妨这样说:

“你能把意思说得更明白些吗?”

“你是想解决夫妻之间的纠纷,还是想离婚,或者说你自己也不知道想干什么?”

(2)进一步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

只有明了心理问题发生的原因、背景、发展过程及影响

因素,咨询师才能采取针对性的咨询方案。咨询师可以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比如:

“你能告诉我事情是怎么发生的吗?”(起因)

“你能谈谈是什么让你们分手吗?”(原因)

“事情是怎么一步一步发展到今天的?”(过程)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一个问句中不宜出现几个问题,否则求助者不知道如何回答。

咨询师需要边听边思考:来访者问题的核心是什么?

个案概念化

(3)通过对求助者言行的反应,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想法

咨询师可以进一步澄清求助者的真实思想和情感,从而帮助求助者更加了解自己。

“你说你的上级很不公平,对你有偏见,你感到很生气,可又敢怒不敢言。你想离开这个单位,又怕找不到好的工作,所以很矛盾,不知怎么办,是这样吗?”

(4)深入探讨求助者问题的深层原因

从生理、心理、社会去寻找根源,避免先入之见,不要轻易下结论。

3.判断求助者心理问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详细内容在《心理诊断技能》有关章节。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