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最意外的收获
几乎每年春节,我都会选择宅在安静的北京,用最休闲的状态享受假期、走亲访友、充实自己。虽然春节的年味越来越淡,但这每年最长的假期在我心中的意义却愈发丰富了起来。
节前跟好朋友的一次会面聊天,让我在假期中多做了一件事——补看《奇葩说》。正因为此,我得到了巨大的惊喜和收获。虽然我对这档综艺早就“如雷贯耳”,可由于种种原(jie)因(kou)却一直没有看。正好春节有时间,从随机挑选的第五季临近结尾的一场辩论赛开始,我刷完了这一季组队后的所有场次。非常喜欢!
首先来说我的感受。
从综艺节目娱乐大众的角度来说,《奇葩说》很成功。几乎每一集,我都会因为选手或评委的包袱而爽朗地大笑,也会由于精彩的辩论而由衷地鼓掌。我常常会被打动,时不时会因为他们的故事感动得流泪,也会因为共情而哇哇大哭。
透过这一道道辩题、选手们的唇枪舌战、导师们的各抒己见,我跟着他们的思路、借助别人的视角来更深入地思考问题,不自觉地联想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常常特别有共鸣。也许有些想法、情感、体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并没有想得通透就已经深藏。正是因为别人的故事,再次唤醒了记忆和情感,无论是让我恍然大悟、瞬间感伤还是下定决心要改变,它们对我来说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所得,不是吗?
然后来说我的收获。
《奇葩说》让我对辩论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让我彻头彻尾地理解了辩论的意义在于征服观众的道理所在。2017年底我开始接触公众演讲,当时最害怕的就是抽到辩论题,因为临场瞬间找到反驳对方的观点的立场让我觉得太难。
而看着《奇葩说》里这一场场精彩的辩论赛,我忽然就觉得任何立场都有站得住脚的点;任何听起来很有道理的言论,也往往会有它的破解之道。与演讲一样,辩论也是一个有道可循、可以练就的技巧。
最后来说我的想法。
《奇葩说》第五季的BBKing是陈铭,可谓众望所归,也当之无愧。很多人都非常喜欢他的辩论,无论是立论、逻辑、技巧、应变等都无可挑剔,是段位很高的辩手。我很赞同,也特别欣赏他辩论的水平。但他不是我最喜欢的辩手,甚至可能连前三都不是,因为我所有情不自禁的鼓掌、忍俊不禁的笑和抑制不住的哭都与他没有关系。
辩论的技巧和逻辑固然重要,但在此之上的俘获观众也不可或缺,尤其是在《奇葩说》这样的还背负着娱乐大众的节目上。辩手也不是为了通过争辩而得出真理,而是赢得观众。这不是客观的评判,而是主观的喜好。基于阅历、逻辑、技巧、幽默、真诚等综合因素,来征服观众。
为什么放大荒诞也会赢,逻辑缜密也会输?就是这个道理。有的辩手技巧不够娴熟、阅历没那么丰富,可他们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用真情实感和设身处地依然可以说到观众心里去。这才是辩论最有意思的地方。
真诚、有趣、让人愿意去听,都是难能可贵的因素,它们也都为说话的人加分。就这一点而言,公众演讲甚至日常沟通也是如此。
其实对《奇葩说》的观后感还远不止这些。重要的是它给我注入了一股力量,打开了一扇窗户,让我用更宽广的视角去观察别人的同时也思考和梳理自己。它像是我春节大餐里的一道味道不错的甜点,一口口吃下去,有惊喜、有满足、有意料之外也有满口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