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四大主题-认知
我把人生定义为四个阶段,也就是四个主题,描述可能不准确,但是目前这是我认为的真理了:认知、真知、无知、无为。
先从 认知 说起,我们一出生就是开始迫切的想要认识这个世界,我会问,“妈妈那是什么?”,“妈妈怎么会是这样的呢?”;
一个懵懂的孩童,他会有各种好奇,各种问题,想要各种各样的尝试,这是初级阶段。对身边现有的事物发出不断的提问,而作为父母,我们总希望教导出一个好孩子,有理想、有素质、有文化的好孩子,但这也仅仅是希望。因为作为父母,我们也不一定对这个世界有完全的认知,而我们教导孩子的,其实也只是我们对世界的懵懂。
为人父母一般就是在20-30岁之间的时候吧,20-30年的时间,不足以让我们认识世界,但理论上足以让我们搞清楚社会规则,注意,也仅仅是理论上,这个规则就是为人的生活规则及社会规则,也就是道德与法规;
道德其实就是人类社会为了不让一些小摩擦和小矛盾产生而制定的不成文的规则,作为群体生活的基本运行准则;
以中国为例,我们现在所遵循的这些规则,大部分都是来源于 孔子 他老人家,当然他老人家当年制定的这些规则,随着社会的发展,也有很多已经被修改过了,但基本大纲不变:如 仁义礼智信忠孝勤俭耻,父慈子孝,谦逊礼让,尊老爱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等。他老人家当年坐着牛车到处推广这套制度,可悲的是,当年处于春秋战乱时期,没几个人听他的,到了几百年后的汉代,终于由于当时汉朝政府的需要,硬生生从地府里将他老人家喊醒,说您是我们的 至圣先师 ,大力推广儒家文化,才形成了直到今天依然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的道德体系,这也一定程度上帮助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舞台;
法规就不一样了,它是整个人类社会生活的统治者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及防治严重的社会破坏而制定的强制规则,它们把自己称为朝堂或者政府,当然我们也会这么称呼它;
我们生活在人群中,也生活在政体下,不遵守道德,人们会对你另眼相看恶语相向,不遵守法规,政府会暴力打压,毫不留情;而道德的严重破坏往往有法律对其制约,法律成为底线;
我们从出生到十几二十岁,其实大部分都是在适应并接受这些为人的规则;但是,你会发现并不是所有活了20年往上的人都能搞清楚的,这样的人被社会成为无素质无道德,而随着教育时长的拉长,这种现象会缓和很多,所以很多从战乱饥荒年代过来的大妈大叔,做了某些可笑的事情是可以被原谅的!但有些年轻人就真的可悲了,在物质条件和教育资源都相对充足的情况下,还做出严重偏离道德规则之外的事情,我只能说你是真 “没文化” 了!
理论上来说,一个成熟的政体,会有完善的法律法规,详尽而明确,描述完善无异议,不存在人为的个体解读;这是比较简单的,拿出时间查阅即可;但统治者既是规则制定者,朝代更替法规也就更替;因此当朝的人只需要了解基本的法规常识即可;
难的是道德,每个人都是道德的维护者,而每个人又都是道德的解读者,更麻烦的是,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道德的代表者;随着社会的发展,某个行为被大众所接受后,也同样可以列为道德准则或者修改道德准则;但是道德准则的添加和修改往往需要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社会变迁才能完成,成本太高,也因此道德规则基本稳定,但又由于人类个体生活的不统一性,道德的解读也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不统一;
而在我们成长的前20年中,道德规则的这个部分,一般是由父母及身边的其他朋友指导我们确立的;由于社会群体及政府的需要,又由于个体对规则的解读差异,所以政府和社会搞了一个集体学习规则的地方,就是学校(目前中国例外,这要另起一个话题谈教育);总之,我们在前20年的时间里,通过父母朋友学校学会人类社会的基本规则;父母朋友学校三者对我们认识规则起到最重要作用的是父母,某个人做了坏事,我们会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往往不会怪罪学校;不管是名校还是私塾,都有好学生和差学生;但有时我们也会看到,一个大婶破口大骂,一个大叔在公交车上占座抽烟,但他们的孩子往往不会这么做,这也算是学校的作用了;
生活20年,能搞清楚道德的范围和框架在哪里,已经是这个社会所赞誉的 “有素质” 了,可惜的还有一部分人,生活了60年,也不一定能明白所谓的道德规则,虽然由于历史原因有时可以被谅解;
在物资充足的条件下,想要好好的活着不被其他同类干死,你要先完成第一步,就是建立对人类社会规则的认知!
这就是我说的人生第一阶段--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