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丑不过一念之间】* 杂谈
我认为,美的内涵在于生命的活力臻至健康、圆润和流畅的境界,而丑却是因为发生了扭曲、破损和蘖变所致的状态。而二者须经由“审美者”的主观感受、修饰和坚持;最终归于一个“念”字。而且,因为“念”的往往具有不恒定性,故而所谓“美的人和事物”,也必然因多变而发生蘖变而变形,从而失去其“美的品质”和“精华的属性”。
所以,一切只能是在相对时空范围或阈值之内才具有意义。
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必须在有效的空间和阈值之内,积极生活,锻造自我,力求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品位的“审美者”。
至于“审美者”会对自然事物或景物产生美感,那是因为其内心世界对原初“美的人和事物”发生了失望而无奈地将其业已扭曲破损了的“情感”投射至那些宽泛随意性的对象上。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看,所谓的“移情心理”是虚幻(而危险)的。也正因为这样,很多人才“厌恶”那些“移情别恋”者。——而“喜新厌旧”,其实是出于本性使然,原本并没有什么大错的;反感“喜新厌旧”倒是丧失健康的“衰颓心理”,才是应当予以摒弃的。
因为,世间的一切无不处于变动不居的状态,哪里会有什么恒定不变的道理?所以,那些执迷于“永葆青春”或“忠贞不渝”或“海枯石烂”的人岂非可笑之至?而“除旧布新”才是符合“美的自然规律”的法则。——就算是我们的生命,亦是如此。
问题的焦点在于,我们切不可以以个人的贪婪、愚蠢和无知而去毁损原本是美的人和事物。
其实,对于复杂多变的人而言,何止是“美丑系于一念之间”?其余那些“善恶”、“真伪”、“爱憎”、“生死”等等亦是如此。
“审美者”何止千千万万,“审美对象”亦何止万万千千?这就必然意味着几乎所有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行为”都是纷纭复杂的。如果那些“审美者”一旦丧失了其“审美的意念”和公认的原则和标准,那么,那些“审美对象”的“美”也必将如“鲜花和绿叶”般枯萎凋零,相应的,人类的生存也必将索然无味了;世界也必将黯然失色了。可见,人与人世间的一切皆依赖人的“心心念念”。
由此可见,作为尚正常健康的我们,还是必须培养和保持良好的“审美活力”。(——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这是不是合乎“二程”和陆九渊等人的“心学”?哦,我倒要抽时间去好好的看看。)
美?所以,人的“心心念念”是经由“审美欲念”而起,且必然充满活力地将那些形形色色的“心心念念”投射到万事万物上,从而必将更进一步地激发人们的“生存意味”和“创造动力”。
也正因为如此,人世间才显得缤纷璀璨,万象华美?这是否可以解释为什么会有许多人是那么的“贪生怕死”?或者,“殚精竭虑”“处心积虑”甚至“不择手段”地“攫取”、“占有”和“享受”其“认定”和“迷醉”的“美好”的东西?甚至暴殄天物暴虐无道(如罗马那个该死的尼禄以及一些躲在社会阴暗角落里心性毒变变态了的残渣余孽们),甚至,至死都不愿意撒手?
这么说,是否可以说那些人是不是走向了人生的反面,而变得“丑陋”和“邪恶”了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因此说,“美丑不过一念之间”的事情。所以,对于我们来说,至关重要的是,我们必须严于审视自己的一切,正确掌控我们的人生,恪守正义和良善,力求使自己的行为符合“自然法则”和“社会生活规则”,尽其所能地去欣赏美、创造美、呵护美,不至于因“贪念过度”而导致人生悲剧的发生。您说是吗?
古蓝云
火星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