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过世界之大,满眼繁华,最终也不过是一个苍凉手势
这是一篇丰子恺先生写的短篇小说《怀李叔同先生》。
关于我第一次认识李叔同先生,是很多年以前,一阵微风吹来,将一张报纸吹到我脚下,我弯腰捡起报纸,报纸上刚好有一则李叔同先生的故事。
叔同!叔同!岸上的日本妻子在杭州西湖岸边,一声一声叫着自己的丈夫。这到底是为什么呀?一声声在身后无力绝望的问。
西湖中央船上的李叔同头也不回,伸起手直摇着说:叫我弘一法师,我是弘一法师,在声声呼唤中,船只身影渐行渐远,把红尘往事自己的爱妻抛在身后,挥一挥手不带走一丝云彩,就彻底告别红尘。
那时的我在想,这到底是个怎样绝情的一个男人,到底是怎样的看破红尘,拋弃妻子出家,一心向佛。每天关门关上心门,每天扫地扫的却是红尘。
多年以后我才明白,李叔同先生己经遵照内心,去寻找了一条回归内心的路。
看过世界之大,满眼的繁华也不过是一个苍凉的手势。
如果人生有个收场,这样淡泊的结局,一定是李叔同先生认为最好的收场。
对于这样的收场,他这样淡泊的结局,我的心里没有惊叹号,有的只有柔柔如释重负的省略号……
关于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先生说,在他十七岁时,李叔同先生是他们的音乐老师。先生时常穿整洁的黑布马褂,露出在讲桌上,宽广得可以走马的前额,细长的凤眼,隆正的鼻梁,形成了严肃的表情。
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的父亲是天津有名的银行家。李先生是音乐老师,他的英语也特别好。
丰子恺先生说:李先生一生最大特点就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己,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从此他就为沪上名人所器重,而交游日广,终以“才子”驰名于当时的上海。
后来他留学日本,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化。他放弃了翩翩公子态度,改做了一名留学生。
他同时入了东京美术学校,又入了音乐学校。
在我眼里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要做翩翩公子就做好翩翩公子,要做留学生就彻底做留学生,要出家就绝裂的出家,一心向佛。
他的特性:凡事认真
弘一法师从一名翩翩公子变为留学生,又变为教师,三道变为道人,四变为和尚。他每做一样人,都做得十分像样。
很喜欢朴树版的《送别》由弘一法师作词。
送别:
长亭外,
古道边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