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书笔记散文

读书的意义,这一句话说透了

2020-12-28  本文已影响0人  江南吹雪

昨天我统计了一下2020年读了多少本书,结果是到目前为止共读了51本书。还真是巧,完成我计划每年读书50本+的小目标。过几天会整理更新总书单。

实际上,我还有几本读了一半放下的书,另外还有两本在读的书。跟以往读书不同的是,今年的书单中多了一些心理哲学类。我对心理哲学一直有兴趣,但是读得比较少,一直想要集中读一些,今年年初心情比较浮躁,就开始读了一些这方面的书籍。
年初,在宅家的时候,我发过这样一个朋友圈:

image

当我们从既渴望逃离又踟蹰不前像囚鸟一般的生活中走出来,体会到自由呼吸和奔跑的快感,那时刻我们会觉得平常也是幸福,但是我们又会觉得这样的生活像过去那些日子一样平淡无奇,不会心存感激。对平常日子心存感恩的念头根本比不上对未来的忧虑,烦恼更能攫住我们的心。

历史证明,社会保障了生活的基本需求之际,就是身份的焦虑滋生之时。——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

为活着而努力的时候,我们只求能活着,当我们能够活着的时候,我们就想要活得比他人更好。也可以说,这是吃饱了撑出来的病。

我们对不确定的未来的担忧,对于自己或者孩子的过度期望,还有精英崇拜这些都会令我们焦虑。焦虑也有好的一面,它意味着我们抱有一定的追求,期待达到更理想的状态,对自己以外的其他人心怀尊敬,可以说是追求成功路上必须要付出的代价。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人类从哲学、艺术、政治、宗教和波西米亚方面都做过一些努力来缓解身份的焦虑。《身份的焦虑》书中就是围绕这几个方面阐述人类在应对身份的焦虑的变迁。当我觉得心情浮躁的时候,我读心理哲学类的书,正是出于寻找心理上的慰藉。阿兰-德波顿的另一本书就叫《哲学的慰藉》,书中介绍了苏格拉底、伊壁鸠鲁、塞内加、蒙田、叔本华、尼采六位哲学大师的人生哲学,富有智慧又有趣味。在这本书的序言中,作者谈论读书的几个观点令我印象深刻。

“最好的书能清楚地阐明你长久以来一直心有所感,却从来没办法明白表达出来的那些东西”

** “读书另一个好处是:好书对我们各种感情的描绘远胜过我们自己的体会,它处理的感知和认识虽确属于我们所有,却又是我们根本无力予以明确表达的,它比我们更了解我们自己。”**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 你说,读书到底有什么?》,该文还是受到不少网友认可,但是我说了那么多,也不如阿兰-德波顿一句话说的好,他这样说:“我读书时总抱着非常个人的理由:为了帮我更好地生活而读书。”

读书的好处,记住这句话就够了!

大家不仅想要怒放的生命,还想要更好的生活,读书能帮你。

image

但是我真是不大爱劝人读书,尤其是朋友圈,因为这是不讨好而讨嫌的事情。我们已经养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能听见远方的声音,但是听不到近处的声音。

春节时候,我老爸一没事就刷手机,电视都不爱看了,对春晚尤其看不过眼。他看网上说新冠疫情是因为吃了什么引发的,从蝙蝠竹鼠到野猪肥牛,每有新发现他就实时报道,堪比央视科学揭秘。有一次他捧着手机进厨房对我说:网上说不锈钢锅不能用,长期使用对身体有害,后来又跟我说木制筷子对身体不好。

我告诉他:要是网上每一个信息都信以为真会把人脑袋搞坏掉。我爸摇摇头,他不是在检查是不是脑袋坏掉了,而是不相信我的话,他更相信网上的信息。 像我爸这样不会主动选择信息,只知道在某个APP里被动地接受推送,就必然被信息茧房茧住了。

有一段时间他看老中医视频,把我们吓坏了,一再叮嘱他:网上神医不是神棍就是神经,千万别大意,小心被骗,小心被偷袭。我爸一副很不以为然的样子,好像他会闪电五连鞭。

我想,等他80岁后,他会依然觉得我还是图样图森破,阅历尚浅,就因为他被“”我是他儿子”这样一个认知习惯茧住了。

看了一篇文章说,据中国社科院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人日均在线休闲时间4.9小时。 我对这个数字挺惊讶的,他们是怎么区分在线打工和在线休闲的?要是4.9小时休闲时间纯属事实,那么这个数字也很惊人。根据我的阅读经验,5小时差不都能读完一本十余万字的书了。

看手机也是一种阅读,而且很多人就是在手机上读书的,即便不看电子书,看新闻、看图文、看视频也属于阅读,但是这类阅读要防止被骗被偷袭,还有留存率不好。

有一次我在网上查是不是35岁以上遭遇失业危机,结果此类信息层出不穷,一时间觉得仿佛人到中年路到尽头的感觉。这就是信息叠加造成的累计效应,会把人带偏。

碎片化阅读获取快捷容易,但是来得快去得也快。认真地完整地读一本书不会那么容易忘记,因为它的体量够大,会留下很多记忆之钩。如果你按照主题阅读,那么就会建立一个体系,会更好地内化信息,当你在某个领域获取了较多的知识,你就更可能吸收相关知识来,这样就形成了正向的反馈。

现在因为很方便就能获得资讯,总体而言大家的阅读量比以前是大幅增加了,但是即便大家看同样的讯息,解读的能力和理解的程度也是不相同的。在这方面我愿意做一个少数派,对大家都热衷的话题,我却没那么高的兴趣。人人都知道的事情,知道不知道意义已经不大了,即便了解,我也试图从其他的角度来解读。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还有一个认知,就是觉得很多事情不要急于下结论,很少有绝对的正确,绝对的真理,很多时候都是立场的问题。不妨让子弹飞一会儿,拉长时间和距离来看待同一事物,有时候就觉得这个世界充满了荒诞。

最近流言蜚语中的马老师,以前都云他是神马,把他捧上天,现在都当他是马桶,人人朝里吐痰。哪一个是真实的呢?至少站在这两个极端的形象都不是真实的。

看瓜群众不嫌事大,是不是做了真实的自己呢?

人自我认知跟他人对他的评价相去甚远,反差过大有时候能出喜剧,但是更可能是悲剧。一个人的自我评价和外人的评价趋向统一,他就更可能活得真实和自在。

**一项论断是否正确,不取决于它是否是大多数人的主张,或长期被重要人物所信仰。只有不能被合乎理性的驳倒的论断才是正确的。——苏格拉底 **

我们阅读就是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认知,更多地了解世界,也了解我们自己。人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是走一回,是潇洒走一回?还是傻傻走一回?区别不在于钱多钱少,而在于你对于世界和自己的了解有多少。就算我们不能拥有多少真知灼见,至少不要成为随便吹风,随便吐痰的人。

2020进入了倒计时,很快这个数字就被刷新,但是我想在很多人的心里它还没有真正地成为过去,而且有些人永远地留在了过去。这一年的年轮格外深重。

岁月是我们读过的书,愿翻过这一页后,每一页都闪亮。

喜爱读书、跑步,关注教育,如果你也喜欢,我们一起来读书,整理好300多本书单,输入“读书”获得文学、成长书单,输入“教育”获取育儿书单。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