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舅妈提亲(下)
在过去,一家能有七个儿子,在农村十分少见,再加上家庭“出~身”不好,不用说搞对象,就连吃穿都成问题,这让许多人都为水家的老人捏一把汗。
在那时,除非家里有吃商品粮的,几乎家家都差不多,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的。而水家更是如此。
老大穿过的衣服,老二接着穿,老二穿完了,缝缝补补后,老三接着穿,直到穿烂了为止。
尽管这样,水家二姐的能干在全村是出了名的。一年四季中,除了冬季,只要劳动过后留下汗渍,要强的二姐,都会及时进行清洗,不管补了多少补丁,孩子们穿出去的衣服,纹理都十分清晰。
因为儿子多,到谈婚论嫁的时候,在家庭中,作为母亲,日夜都在想怎么才能让儿子们都搞上对象,这也是二姐的一块心病。
为了让儿子搞上对象,二姐也是豁出了。
她顾不了太多的颜面,走东家,窜西家,求爷爷,告奶奶,套近乎,希望大家帮帮忙。
这不,为了让大儿子说上媳妇,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用口挪肚子攒下来的钱,为大儿子用120块钱的重金,买了一块“上海”牌手表,这在当时全村,也是独一无二的。
那时,戴一块手表,不是为了走点儿,而是为了匤媳妇。可是,为二姐家老大说媒的,每年都有三五个,一提到孩子多,成~分不好,都把人家吓回去了。而给老二说媒的还没有。
再回到上面给老三说媒的事,二姐也是十分无奈。
原本是给老三介绍的云,可二姐硬是要往老二二长身上拧,如果要往老大身上拧,云和大顺的年龄相差太悬殊,二姐也觉得对不住云,于心不忍。
二姐把自己的想法滤练了好几天,她心想,既然有人去搓合这门亲事,就要力争做到双方都满意。
很快,有一天,二姐就亲自来到后院,去做河家大哥大嫂思想工作。
一进屋里,由于是下午,而且没点灯,屋里黑咕隆咚,二姐见到河家主人斜靠在铺盖卷上,主动打起招呼,“老河大哥,休息呀!”
“噢!”
老河大哥那两只区区的小眼晴露出两道缝隙,”你今天怎这么闲着,请坐,清坐!”
二姐见老河大哥起身,很快坐到又黑又硬的炕沿上。
“大哥,今天来不是为别的,是为两个孩子的事儿。”
“噢,这件事,他大舅妈跟我们两口子提过,我们没意见。”
二姐见老河大哥爽快地答应了,心里很高兴,可是,还没有达到她的心中目标。
“大哥,是这样的,他舅妈说要把云给我们家老三,你看,能不能给老二?想跟你商量商量。”
老河大哥突然听到二姐的要求,当时一愣,拒绝吧,不好,不拒绝吧,老二又没手艺,这让老河大哥属实有点儿犯难。
此时,老河大哥的脑海里,不停地浮现一幕幕过去的场景。
每到冬季,农村家家户户都要起猪圈粪,这个活,在农村,绝对是要有一定体力的人才能干动,般女孩子都无法胜任这种高强度的劳动。
多少年来,二姐家由于都是男孩子,对这种累活不在话下,可对于老弱病残,或者家里没有男孩子的人家来说,这是非常有挑战的农事。
幸运的是,老河家与老水家是前后院,两个猪圈只隔一道墙,自留地也是相邻,每到老河家有困难时,二姐就会一声令下,派去大顺,二长,三宽,很快就会在一半天搞定,这种义务劳动,不知干了多了。邻居们也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除了父母教育有方,七个儿子个个都听话,个个通情达理。
老河大哥每当想起这些的时候,在二姐面前实在也不好拒绝,只好答应。
再说说云,云是个没有主意的女孩子,父母决定的事情,她自己也不反对,她知道,二长是个有头脑的人,聪明能干,嫁给他,也不会有什么亏吃。
于是,这门亲事就基本定下来了。
这时,二姐如释重负,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下来。
由于河家没有儿子,双方老人同意,把水家二长给河家当养老女婿,二长也只好从命。
时间过的好快,转眼间到了第二年五月。
山村已是万木吐绿,温暖可人。
树上的喜鹊在林中呱呱直叫,窜来窜去。
就在这个时节,二姐正在忙于为二长结婚做衣被,三宽也正在做一对对箱,全家人老老少少,都在紧张地筹备婚事。
二长的良辰吉日已到,父母以当时全村最好的结婚礼物,一对时兴的对箱,两铺两盖,外加五百元钱,在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季节,为二长办理了隆重的婚礼,水家为此宰了一头三百斤左右的肥猪,介绍人和亲朋好友悉数到场,共同见证水家的第一桩喜事。
从此,河、水两家成为了儿女亲家,双方皆大欢喜。
(续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