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钟带你走进--《活着》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余华
一分钟带你走进--《活着》
在作家笔下,只有当现实处于遥远的状态时,他们作品中的现实才会闪闪发亮。很多时候,书本中描绘的美好世界,似乎离我们很远很远,丑恶、阴险的事物总是在身边;很多时候,我们为书本中描绘的故事潸然泪下或欢欣鼓舞,真正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通过别人的故事,经历,指引我们追寻自身内心深处的秘密。作为一个词语“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
都说人如其名,但福贵的一生却没有,非但没有富贵一生,反而曲折坎坷,饱受折磨。命运总是喜欢把人玩弄于股掌之间,每一个看似幸福的开始,或许隐藏着最深的苦痛。我们别无选择,只能忍受。世界之所以为世界因为它没有错,无法改变世界的我们,只能改变自己。"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无论多么美好的经历都会成为过去,无论多么深切的悲哀也回落在昨天,一如时光的流逝毫不留情。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亦没有彻头彻尾的绝望。生命好像一个疗伤的过程,受伤,痊愈,再受伤,再痊愈,在这个反复进行的过程中,我们会渐渐懂得,活着,只是一种状态,只是一个词语,悲惨、幸运,痛苦、欢乐,无奈、凄凉,无法展现它的全貌,我们自以为是的苦难或幸福,无法深入触及。
小说以时间为主线,在精简的社会大背景下,讲述了福贵如何从游戏人生的阔少爷,变成一无所有的农民,如何从无所事事的败家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如何从最初无爱、淡漠到最终热爱生活。你若爱,生活哪里都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是恨。
年少无知事,他萎靡的活着,只知玩乐,输光了家产,无视妻子的艰辛,父母的关切,现实的责任。在挑钱还债的这一路,他懂得了钱的来之不易,紧接着父亲的死,第一次将他从生活中唤醒,开始谋求全新的生活。然而,进程途中,却被抓去当壮丁,朋友伤员的死让他意识到战争及生活的残酷,更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但就在他刚于家人团聚,兴高采烈之时,母亲的死又令他自责无比,心再次跌入谷底;以为一切趋于平静,幸福终于敲门的时候,儿子的死再次给予他沉重的打击······在这样的重复中,他饱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身边所爱的人一个一个相继离开,一次又一次地体会天堂跌落地狱的感觉。看尽生死之后,他麻木而乐观的活着,无牵无挂,无欲无求。与一头老牛相伴。小说通过一系列的死亡来表现活着,在痛苦中看见希望,破灭,忍受,接受,坦然。悲伤还来不及出发,就已经到站下车。
没有经历过旧中国的那段苦难时期,生活在幸福时代的我,很难理解那样的乐观积极。每天觉得无聊,抱怨课太多,唠叨生活中的琐事·····就以为自己的人生是多么多么的可悲,未来是多么多么的黯淡,伤春悲秋,归根结底就是太闲了。所谓的痛苦,迷茫,不过是消磨时光的一种方式。同样的,在现在分手就像吃饭一样平常的年代,也很难理解福贵的妻子到底是怎样的深爱,才能在那么艰苦的年代依然不离不弃,陪伴在他的身边。
我们走在寂静里,这个寂静的名字叫死亡。我们不在说话,那是因为我们的记忆不再前行。这是隔世记忆,斑驳陆离,虚无又真实。或许这个世界已经发展到容不下某些”老思想“的程度,或许人心已经复杂到不能理解的地步,但是我们依然要活着,忍受着一切。”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将了。我看到广阔的土地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他们的儿女,土地召唤这黑夜的来临“。让我们就像福贵一样,在这个黑暗充满苦痛的世界,以最乐观的姿态,用最大的善意,相信生活,相信爱。也许我们是平凡飘渺的,但只要我们竭尽全力去做喜欢的事,心中便充溢着温暖和安宁,便可以忍受着世界的一切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