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澄:深夜反思,我又被自己的傲慢蠢哭了
1
一晚上没有睡觉,因为在思考一个问题,然后失眠了,一直到早晨共读《思考,快与慢》完成后,8点多才睡觉一直到刚刚醒来。
没睡觉的原因是:一种恐怖感充斥在我的内心。
事情是这样的:睡前,我从书桌起身离开的时候,看了一眼桌子上堆得三摞书,每一摞都有将近18本左右,构成了一栋书墙包围了我的学习空间。
(我写文章的时候,书墙已经被拆到书架上了,其中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一大半原本都在桌子上的。)
书放在桌上有个好处,随手就可以拿起一本来检视阅读,快速了解一本书值不值得读。我一直引以为荣,因为理解力还可以,所以,检视阅读起来还是很高效,我是不是很厉害啊。
就在我起身离开书房的那个瞬间,元认知也不知道怎么的,突然启动,它跟我说:但凡你骄傲的,必然有鄙视,必然有傲慢,必然有无知,必然有弱小。我竟然认为“是不是很厉害啊”,那么,这个骄傲的出现,必然说明一个问题:我的标准太低、我的平台太弱、我的对手太差了。
就在这个瞬间,本来困得要死的我,突然惊醒了。我想了想,自己沉浸在这样的状态下多久了?可能有两三年了……我去,根本不用细思啊,这得是多么恐怖的事情啊!
2
把迈出书房的半条腿又拉了回来,赶紧坐下来,拿出纸笔、打开脑图反思究竟发生了什么。
首先先看看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学习目的肯定不是显摆、不是去碾压他人。我的目的是为了将自身价值进行封装,形成使用价值,可以进入大规模协作网络,尤其是陌生人主导的协作网络中去做出贡献。既然目的明确,这里就有手段的问题,到底怎么样才能更好的学习呢?大约有这样几种假设:
- 输入端,必须找到源头的一手或者二手信息,跟上带着信息的人;
- 输入端,必须保证必要难度,差额为5年的理解,即判断自己的理解力水平在5年后的状态,然后直接奔这样的资料去看。根据阳志平老师的说法,一本神作 > 百本力作 > 几十万篇微信公众号;
- 输入端,采用主题阅读方式,一堆书大于一本书,以此快速进入一个领域;
- 输入端,要极其注意控制注意力的投放,避免陷入平庸的兴趣导向;
- 消化端:采用关键概念萃取、卡片法等方法持续积累;并且要确保思考边际成本递减原则,每次消化就完成积累;因此需要调配目前的时间分布,
- 消化端:提升产出的维度,尽可能产出高阶概念和模型,将长时工作记忆系统外包,并大幅度升级快速检索能力;
- 消化端:采用更频繁的联机消化,充分利用线下、线上的联机组合;
- 输出端:进行成果和作品管理,判断大规模协作网络的需求,使用杠铃策略处理,将兴趣的占比缩减至10%。
好了,站在这些假设的前提下来看我自己,目的确实没有错,错就错在:我的方法和工具已经全面失修,整整两三年的时间,没有对系统进行更新换代了。
那我这几年在干什么?又一次感到恐惧,整个知识体系陷入到了混乱状态,输入端无效管理,系统端随意自由,输出端盲目自信、自欺欺人,好在没有人来碾压我,竟然让我生存下来了……(擦,不对啊,早点碾压我,我就不至于这样了)
想到这里,我基本上可以整理出不足了:
- 信息管理系统失效;
- 消化体系滞后;
- 积累系统的更新未及时跟上。
3
问题找到了,原因是什么呢?静心找了一下,有4个问题:
首先,原有问题的延续。2015年下半年开始,盲目扩张所积累的问题已经逐步显现,而我又低水平勤奋地投入了“用继续做大来应对问题”的解决方案。随着饮鸩止渴的方案的不断执行,我的所有时间全部被消耗,哪里还有心思去思考积累的问题,只能用原有的积累去拼搏了。而这个问题从2016年底开始解决,一直到今天,才轮到了学习系统的更新。
其次,盲目自信和骄傲。全新思维的构建从今年三月份才开始,我在成甲老师的带领下,整个认知水平上了一个大大的台阶,思维方式从存量模式转化为增量模式,再重新看待原来的问题就会变得更加清晰、简单。因此,在解决用户问题和困扰的时候,越来越驾轻就熟,于是,无意识地形成了这样的错觉:我好厉害。但是,我比对的标准错了,我应该去跟同样使用增量思维的人去比较,去赶超才对,怎么往下比较了呢?蠢爆了,越是这么愚蠢,越会自以为是,掉回到用原有存量竞争的低效中去。
第三,缺乏敌人和挑战。对于自我管理的认识,我正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首先,这个领域研究的人并不多,因为拥有自我管理系统的人都去创造价值去了;其次,学习者的水平不见得比我高;第三,更高维度的讲系统的人,也没那么多时间搭理我。于是,山中无老虎,猴子当大王,我竟然丧失了风险意识。
最后,全新思维尚未固化。我的增量思维模式,还处于待巩固的状态,我并没有时刻用决策原则进行判断和决策,依然使用系统1,通过捷径给出解决方案。那么,这种偏见就必然带着我走上老路。
《看见成长的自己》中特别提到了,要把自己的问题写出来,别人如果可以来看你的笑话,有几个好处:第一是可以锻炼心理韧性,第二是真正可以固化成长式心智模式。我想,归根结底的原因可以找到最关键的那个:傲慢和自以为是,就是因为水平太低导致。
啊啊啊啊,我不想这么低水平地骄傲啊!
4
问题找到了,解决方案就不是难事了。根据上述所有的学习假设,我只要重建信息系统,并且让它发挥作用就好了。主要有几个重点:
- 确定研究锚点。必须为我研究的对象分配更多高注意力集中的时间。
- 限定兴趣边界。对于兴趣的输入,只要保存下来就好了,每个月可以从中看上3-5条内容即可。
- 强化入库要求。在媒体信息入库的时候,进行基本编目,由于知识量级太大,这就需要我精挑细选,越是多,越要少做。
- 多种消化并行。使用快速扫读、3倍速速听、单机和联机消化方式进行领域面扩张。
- 特别强调输出。将作品结构化,判断支持跃迁可能的作品,并耐心完成。
- 重整知识管理系统。将以上所有内容,用最小的原则辅助黄金思维圈的策略进行重整,适当多头并进,以期待惊喜。
这件事情,安排上3-5个小时就可以搞定,我要争取在月底之前,完成整个体系的重建。
恰好,自我管理系统升级也在进行中,做为整个系统非常关键的一块,信息管理、知识管理都可以被重构了~
嗯,早点认错还是很值得的!不过,我好困啊~睡觉去了。
今天,本来是想写自我管理系统(Self-Management System)如何升级到个人操作系统(Person Operation System)的,但是,自从我按下升级按钮之后,升级进度已经不由我了。嗯,也是好事,这么重要的全面改版,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耐心等等也是好的。
这次系统的升级,不是普通的修修补补,而是来自与认知的全面更新、方法的从简就轻,真正对应的是背后逻辑的全面理顺,真正将系统封装成一个黑盒子,我只要享受黑盒子输入输出所带来的福利就好了。
昨天关于范式的内容,我在跃迁观察团里给大家做了案例解释,把案例复制在这里:
关于范式,你得有那种体验感才行。我举个例子:
如果你采用存量成长,你必须遵守几个基本范式:1. 多做。否则没有短期收益;2. 攀比。一定不能落在人后;3. 短视。不相信长期回报的可能。
如果你采用增量成长,你必须遵守几个基本范式:1. 多想。一定思考自己的价值、推演获得价值的逻辑;2. 和平庸对立。任何大众的策略都要坚决抵制,要知道“能耗最小原则”我们会采用最容易实现目标的方法,但是,你必然平庸。3. 长视。你用未来的非线性暴涨来获得巨额收益。
你看,范式的改变,价值体现在哪里,能明白么?
今天是实验的第12天,你看到的是我的愚蠢,那我的问题来了:“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己蠢爆了呢?你有没有感觉自己蠢爆了的时候,如果有,那是件什么事?事后,你自己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蠢爆了和跃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今天的留言标签是#观察永澄50天-12天#,速速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