珲春革命英烈故事汇(七)
献血洒在兰家堂子地下森林的郭池山
在珲春市春化镇兰家堂子西沟附近的幽谷中,有一处地下森林,在上个世纪40年代,这里曾发生过一次激烈战斗。曾担任过杨靖宇将军专职联络副官的东北抗联一员名将郭池山,最后献血洒在这片地下森林战斗中。
郭池山,1904年出生在延吉县八道沟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境贫寒童年时代就随父母下田间劳作。看到儿子比别人家的孩子聪明伶俐,郭池山的父母便省吃俭用,想方设法让他到附近的汉族学校读书。郭池山生活的青年时代,正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开始在延边地区广为传播的时期,发行于上海、北京的《新青年》、《每周评论》等进步书刊,通过各种渠道已经在延边有传播了。置身于这样的政治环境,郭池山的思想受到深刻熏陶和启迪,他千方百计地找来进步书刊如饥似渴地阅读,渐渐地从心灵深处接受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1931年3月,郭池山参加了农会,带领农民开展反对日伪统治、减租减息等斗争,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先后担任长财村党支部书记、长材村苏维埃政府主席兼反日会会长等职。他以长财村为基地,同各地抗日群众一起创建了八道沟抗日游击根据地,深入三道湾、八道沟金矿、敦化沙河掌山林队等地为游击队解决炸药和弹药。
1934年,郭池山加入了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二军独立师一团,实现了从一名地方党员干部向一名军人的转型。部队出征前,他双膝跪在年迈的老母亲面前含着泪水说:“儿子不能在您老身边尽孝了,等赶走了日本鬼子,我再回来孝敬您吧。”他把母亲托付给弟弟照料,毅然踏上了抗日救国的征程。郭池山随一团在敦化苇子沟、沙河沿等地多次参加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战斗,他作战机智勇敢,不久被任命为一团副官,负责部队后勤保障工作。1936年3月,东北抗联第二军成立,郭池山任第二军副官。1938年秋,任抗联第一路军副官,随中共满洲省委书记兼第二军政委魏拯民,转战安图、和龙、敦化、蛟河、桦甸、抚松、长白、临江、濛江、金川、柳河、通化等地,为部队的给养东奔西走,出色地完成后勤保障任务。
1941年3月,日军对抗联推行疯狂的“大讨伐”,为保存实力,郭池山所在部队转入苏联境内,郭池山也随部队在苏联境内被编入第一野营训练所进行政治学习和军事训练。1942年,郭池山根据抗联司令部的派遣,组织小分队潜入中苏边境地区开展侦查活动,摸清日军兵力部署、军事设施等,为苏联红军阻击日寇提供军事情报。
1943年4月初的一天,郭池山带领一支小分队来到春化兰家堂子西沟地下森林一带。大家又困又饿,找到一座木垛板房准备歇息并补充一点给养。这木垛板房曾是为抗联战士歇脚或提供粮食用的,现在已被敌人控制。新来乍到的郭池山不了解这一情况,看到院子里有两个人在劈柴,就和他们说:“老乡,我们是抗日联军,想在这里歇歇脚,方便的话能不能把你们吃的用的卖一些给我们?”听到这话,那劈柴的一个“老乡”,上下打量郭池山,看穿着军装带着手枪、一副气宇轩的装扮,马上断定这人肯定是抗联的一名军官。其实,劈柴的两个“老乡”是兰家堂子伪警察署的便衣特务,为首的叫全官浩。听郭池山的话,全官浩心中暗喜,却装模作样地说:“我们是跑山采参的,卖一些吃的用的倒是可以,可我们也没剩多少了。要不你们给我们些钱,我们下去帮你们买回来吧。”郭池山答应他们,并谈好第二天拂晓送米过来。随后,全官浩二人就匆匆下山到兰家堂子去告密。
得到消息的敌人一时间把兰家堂子的警察队、武装自卫团、日本国境守备队等全部兵力都派了出来。第二天拂晓,全官浩背着一袋米在前面引导敌人向木垛板房赶来。敌人远远躲在后面等着全官浩把郭池山他们引出来。到门前的全官浩大声喊道:“粮食背来了,快出来帮帮忙。”可是屋里没有人回应。原来郭池山与全官浩分开后,就心生疑窦,想起与全官浩接触时他神态方面一些微妙变化,就顿时警觉起来。为防其中有诈,郭池山带领小分队隐蔽在距木垛板房不远的山坡上居高临下观察着。看着全官浩没什么异常,郭池山便派一名战士靠近房屋进一步打探虚实。那战士刚靠近全官浩,突然“砰!”的一声,那战士中枪倒在地上。闻听枪声,郭池山知道中敌埋伏。他从容不迫地指挥小分队战士投入战斗,在激烈的枪战中,日军守备队队长被击毙。敌人占据有利地形向小分队猛扑过来,形势危急,郭池山感到不能再与数倍于自己的敌人纠缠下去了,他指挥小分队边打边撤。然而,就在郭池山刚撤到安全地带的当口,突然被敌人罪恶的子弹打中了胸膛,重重地倒在了地上。在抗日战争即将胜利的前夕,郭池山把鲜血洒在了珲春兰家堂子地下森林。今天的地下森林,每逢深秋时节,一片茫茫林海层林尽染,红叶烂漫,缤纷多彩的奇特景观,仿佛是讴歌为之献出生命的那些先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