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 图
小囡囡最近迷上拼图,拼图的速度令我们几个大人吃惊,一堆凌乱无序的碎片,在她蹙眉思索中,很快就显山露水,她一般从图的四周开始搭建,然后再向中间填充聚拢,不一会就拍拍小手:“我拼好了。”说着还不忘作出一个傲娇的表情,听到我们夸大其词的赞许后,她更飘飘然的不可一世了。
妈妈为她买来好几种拼图,她拼凑起来都能驾轻就熟,小小的她从动画片里懂得了“比赛”的意思,她指着地板示意我和先生坐下,把几盒拼图搬出来,要求每人各挑一盒,然后比赛,看谁拼得最快,谁是第一,开始,我和先生根本不当一回事,陪她玩玩寻点开心而已,当真会拼不过这个三岁的娃娃?于是摆开阵势,装腔作势地迎接“挑战”,比赛开始前她就带有一副胜券在握的表情,没由来地先笑了,说:“我看,我是赢了。”我和先生心里好笑:“小小的年纪,词汇还没学会几个,倒先学会了吹牛,呵呵…”闲话不聊,进入比赛。
我先把相同的色系归拢到一起,慢慢比对,寻找图形衔接断开的部分予以拼接,操作起来虽有些手忙脚乱,但也不至于乱了方寸;先生则重视“理论”依据,先把效果图摊开、琢磨,对着图纸,按部就班,沉稳应对;至于小囡囡谁也不清楚她的“野路子”,既不看效果图也不过多地琢磨,只见她手眼相互配合,不停地摆弄着,我们祖孙三人各自为阵,暗自较量着。
不一会囡囡大声喊叫起来:“我赢啦!我是第一名。”我和先生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惊讶地望着她拼出的图,这是什么情况?我还没拼出三分之一,先生也不过一半的速度,实力悬殊之大,实在说不通!我心不甘,把囡囡的图研究一下,发现她的图拼凑的片数最少,而我的最多,难怪!我们有了被她“耍弄”的感觉,直接“抗议”比赛不公平。小囡囡一下子明白过来,自觉“理亏”,把她的成品和我们的半成品,重新拆散、打乱装进盒子,让我们再次挑选。我有心想看看她的实力,故意把简单的组合分给先生和我,把最难的推到她的眼前,她完全不在乎我们的“设计”,依然一脸自信,笑嘻嘻地说:“感觉我又赢了…爷爷、奶奶你们加油哦!”我并不相信自己会再次败给她,集中精力投入比赛,一块块碎片,一一拼接,悄悄地模仿了她从四周开始,专注的几乎忘记比赛、忘记时间。“耶!我又赢了!”我和先生面面相觑,不得不服:“这小东西果然有一手!”我和先生小声嘀咕着,“她是不是把每块碎片的位置都记下来了?”“不可能吧!这么多,怎么记呀?简单的三十几块,复杂的70多块呢……?”
我坐在地板上,开始“仰视”眼前手舞足蹈的娃娃,装出挫败而沮丧的样子问她:“你为什么这么快呢?”“我就这么快呀!”她得意地回答,好像她原本就是第一,我不应该奇怪才对,一眼瞅见我们都还有很大的空缺没有完成,马上转过身,“让我帮帮你们吧!”说着拿起地上的碎片,小手一按一块,动作娴熟、连贯,很快就完成了整块图的拼凑。
接下来几天,她都乐此不疲地和我们比赛拼图,不出意外,我们都是她的手下败将,在我们这里她收割着一次次胜利,虚荣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几天后,囡囡妈妈提出和她拼图比赛,这个建议正中囡囡的下怀,她正等这一天也能在妈妈面前傲娇一把,于是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她立即搬出拼图盒,席地而坐,还是那副胜券在握的表情。
小囡囡还在专注地拼图时,妈妈喊了声:“我拼好了。”小囡囡猛地抬起头,以为妈妈骗自己,却意外发现一副完整的图摆在妈妈面前,完全出乎意料,她固若金汤的“第一”轰然坍塌,一时之间难以接受,她坐在地板上嚎啕大哭,比第一次到医院打针受到的伤害还大、委屈还多,抽抽噎噎的哭个不停,大家想尽办法都不能让她的哭声在短时间内停下来。
一连数天,她不再提拼图的事,即便我们假装不经意间提起,她听到后也不搭腔,好像拼图的那一页已被她彻底翻篇。
前天晚上,我们一家围坐在一起,囡囡玩得尽兴,妈妈说:“我们拼图吧!”
“好哒!”囡囡虽答应但并不爽快,言语中流露出几分怯懦与逃避,却又不甘心。
我们三代人围坐在地板上,拉开阵势开始拼图,妈妈动作果然快,我瞟了她一眼,发出让她慢一点的指令,媳妇就是个大孩子,时刻表现出“逞强好胜”的冲动,见我“不允许”,她急了,小声地对我说:“她怎么可能赢我?打小我就喜爱拼图…”我不管她过去的光荣历史,只提醒她今天务必做好配角。
再看小囡囡,她今天完全不在状态,拼几块图就忍不住抬头瞄一眼妈妈拼接的图,精力完全集中不起来,各种不安、担心毫不掩饰地表露在脸上、手上、行动上,拼图的速度明显慢于平时,也少了往日的那份自信。尽管我在一边不停地鼓励她,说妈妈是个大人,等囡囡长到妈妈那么大肯定比妈妈厉害,但她听不进去这些,还在一遍遍地偷看妈妈的进度。
事后,我埋怨妈妈之前不应该让囡囡的自信受挫,她才三岁,我们在她面前应该学会示弱,给予她多的鼓励,帮她建立起自信。
先生则不同意我的说法,他说应适时给囡囡点教育,让她从小就知道什么叫失败,先品尝一下失败的滋味未尝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