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冕的《墨梅图》
读中国的绘画史,会发现一个现象,自古以来,留下姓名的名画家大多出身显赫。
他们家学渊源,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见多识广,成年后比较容易进入高层文化圈,也有文人愿意为他们在书上记下名字。
相比之下,出身贫寒,没有官职,又能青史留名的画家实在少之又少,王冕算是其中绝对的少数派了。
王冕,出生于浙江诸暨,字元章,号老村,又号煮石山农、梅花屋主。
王冕幼年家贫,靠给邻居放牛勉强糊口。
传说王冕小时候十分勤奋好学。他每天白天放牛,晚上就在附近的一所破旧的庙里,坐在佛像膝盖上,就着昏暗的长明灯刻苦读书。
年轻时的王冕也曾经渴望走上仕途,出人头地。
结果他屡次考试落榜,求仕无门,于是放舟四方,到处游历,开拓视野。
后来,他回到家乡九里山隐居,以卖画为生。
王冕在诗、书、画、印方面都很有成就。在绘画上,尤其以墨梅最为有名。
本文所选的《墨梅图》是他没骨梅花的代表作品,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纸本水墨画,纵31.9cm,横50.9cm。
![](https://img.haomeiwen.com/i28449549/f62645ed150a54d3.jpg)
画面上。一只墨梅斜逸而出,一波三折,自由而舒展。
我们看它的线条,姿态挺劲有力。再看笔墨,表面上却十分粗糙。顺畅与滞涩形成了对比。
再看出枝,有两小枝平行生长,有y字形生长,各有不同。
在出枝的方向上,主枝的根部,一组小枝原本向左,又再次向右;主枝梢处,一组小枝则刚好相反,原本向右,又再次向左。
这就在画面上形成了变化。
接着,在更细的小枝上,又有长短左右等不同的变化。
如果说树枝是线的变化曲折,那么梅花则又是点的错落分布。
这些梅花或正面、或侧面、或背面。有的完全绽开,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只是枝头一个小小的墨点。
在颜色上,画家以浓墨画花蕊,淡墨染花瓣。
整体来说,这些梅花看起来非常的清新秀雅,与挺峭的枝干搭配,更显自在高雅。
画面左侧是王冕的自题诗一首:
我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诗与画结合,相互映衬,更加彰显了作者高洁的品行。
王冕的墨梅画承袭了扬无咎的画法,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新。
王冕的墨梅多为长枝,枝叶繁茂,在技法上讲究书法用笔,使得笔下的梅花更具别样的风姿。
清代何瑗王曾经称赞王冕的画:"山农笔力劲如铁,中有窈窕姿倾城。清标信有烟霞骨,补之而后存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