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原理》读书笔记
金字塔的核心在于分组归纳,逻辑排列,简化信息。
与格式塔心理学核心思想类似,为了更方便的理解这个世界,人类会将接受到的大量信息进行过滤和简化,因为这种解释需要我们付出最少的认知努力,避免我们被纷繁复杂的外部信息所淹没。
《简约至上》提到的交互设计简化的四大方法:删除、转移、隐藏、组织。对于思维、策略而言,无法删除、转移、隐藏,也就是所囊括的元素、要点必须有那么多,这种情况下只能通过组织、分层,让信息的结构更加明确,受众一次接收的信息量变少,从而感觉上更清晰、简洁。
从整体的结构而言
上一层是对下一层的概括。同时,各部分排列的逻辑顺序是:背景 —— 冲突 —— 疑问 —— 回答疑问。
开头使用讲故事的方式,交代背景、冲突,引发受众内心的疑问。背景中交代受众已知的信息,让内容与受众产生关联。和传统的说书到最后都会留一个“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扣子类似,让人产生兴趣、欲罢不能。
让受众带着疑问,有目标的往下看,更加专注与高效。字节跳动的“飞阅会”与之类似,先看会议材料,会议时主要用来回答疑问,目标明确、有的放矢。通过不断地“引起疑问——回答疑问”,直到最后没有疑问。只在需要的时候提供应有的信息,而不是重复提供。
回答疑问的方式包括演绎推理和归纳推理两种。演绎推理是一种论证,其中第二个论点对第一个论点加以评论,第三个论点说明前两个论点同时存在时的含义。归纳推理是把具有相似性的思想归类分组,根据各要点具有的共同性得出结论。
构建结构的方法: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
自上而下是先有框架,再去丰富细节。自下而上是通过罗列要点,推出结论,再按照金字塔的结构排列。
对于每一部分内部的元素而言
彼此之间应该存在某种共性,才能被分到一组。分组的依据更多的是业务含义、与问题紧密相关而形成的联系,而不是实际的元素属性。各组之间应该遵循MECE原则,即互相独立不重叠、完全穷尽无遗漏。
分组的方式每一组的开头都是结论先行,结论就是对于共通点的概括、总结。一般为阐述意义、说明行动将会达到的目标/产生的结果。使用具体而明确的表述,能够度量、有评判标准的内容才有价值。
结论先行的好处是,让受众按照你设定的思维轨迹解读、思考、组合信息,而不会因为每个人的知识背景、文化习俗、生活经历、性格等的差异而造成千人千面的解读。就像《水平思考》中提到的,对于同样的图片、问题,不同的视角、对于信息的不同组织方式,会形成不同的看法。这是水平思考所希望出现的,但是在具体问题的分析中,应该使用垂直思考的模式,不断地深入、分解,才能更全面、更清晰的理解问题、理清思路。
同一组内各部分之间的三种顺序:时间顺序(先后关系、因果关系)、结构顺序(化整为零)、程度顺序(归纳总结、重要性排列)。
结构化的方式其它
问题是现状与目标之间的距离。解决问题是现状到目标的过程。
结构化分析问题的思路:收集信息 —— 描述发现 —— 得出结论 —— 提出方案。从假设入手,先设定远景/框架,再有针对性的寻找资料予以验证。
承上启下的方式:将上一节的关键词或者短语,把它用在下一节的起始句,让两节之间产生联系,过渡清晰又自然。
做到条理清晰的有效方法是,强迫自己想象各种思想观点之间的内在关系,用图形化的方式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