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风味人间》随想
最近大火的《风味人间》,总导演陈晓卿就被刷屏了,弹幕很多就是“要假就要嫁给陈晓卿这样的男人”,“陈导,还缺端茶倒水的吗”。一个记录片的导演,被人喜爱到这个程度,似乎不多见。我对陈导的印象是从《舌尖上的中国》开始的,而有直观的印象则要说到陈导做客窦文涛的《圆桌派》。节目上,陈导模仿了上海人和北京人约人吃饭的情景,上海人彬彬有礼,北京人好吹牛皮,好面子,入木三分,让人不禁捧腹。从此爱上了这个胖乎乎的黑大汉,后来了解到,陈导竟然是安徽宿州人,俺们都是宿县(当地人发音“虚线”)人。
最近有空看了他写的一本关于吃的书 --《至味在人间》。里面三分之一的篇幅在讲家乡的特产、㒎汤、酱豆、弯腰青(青萝卜)、松花蛋、萧县羊肉汤。萧县的羊肉汤被看成自己的翡翠白玉汤,把弯腰青看成世界上最好的水果,共同的地域和饮食习惯,不禁让我大呼“吃中知己啊,知己”。惊呼之余,当我回头再看书中的内容,文风幽默,接地气,谈到家乡的㒎(sa)汤,摘取其中一段感受一下:“我甚至突然清晰地想起1977年的那个寒假, 大雪纷飞中, 姑父带我去街上第一次“克(方言, 音kei, 意为吃) 啥”的情形。那时候, 我刚刚下了决心, 要好好读书, 将来做一个科学家, 甚至为此蹲了一班。 但一碗啥汤落肚, 顿时让我觉得, 其实……当一个宿县人不用做科学家, 也怪不错的……娘的, 一碗汤让国家少了一个钱学森。”读到这段的时候,赶紧复制粘贴分享给微信里的出门在外的家乡小伙伴,关于家乡的食物总有太多共同的话题,那是我们的在一起的美好回忆。
《舌尖》和《风味》能引起共鸣的是食物,也是食物背后传达给我们一种归属。小麦做成碾砖,大米熬成米粥,每一种食物背后,于当下的人来说,果腹不再是问题,一种食物一段回忆,一段感情,一个故事。
诗和远方,对于吃货来说,那都是不存在的,只有美食才是出去的动力。当尝遍了世界的美食,蓦然回首,还是家乡的食物是最美的。最好吃的,永远是妈妈的味道。看陈导的纪录片和书,其他地方的美食,总能涌起跃跃欲试的冲动,没办法吃到的话,过几天可能就忘了。只有家乡的美食,会让我规划着回家,或者直接网购家乡的食材。内心的冲动,回念,幸福的场景,百感交集。对于流浪在外的人来说,家乡的美食是召唤回家的声音。
春节快到了,是时候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