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遇见青橙学院,我有了被讨厌的勇气
一
昨天群里的运营官官发通知,要开一个线上会议。线上会议对我来说是第一次接触,第一反应是想找借口不参加,如果是在群里打字聊天,我便很活跃。只要需要语音,或者视频,我就不喜欢,不习惯。前段时间复盘小组一次分享,我申请文字分享,后来临场了却需要语音,我只好硬着头皮语音分享的,结束后如释重担。
既然已经答应参加线上会议了,就准备晚上洗刷好,换上衣服准备正式参加。可孩子这几天参加艺考,家里还有一堆琐碎的事情要处理,不知不觉8点了。我正穿着小便袄,头发随便一扎,收拾饭桌。
小女儿突然拿着手机给我,屏幕上九宫格里显示着老师、运营官和其他小伙伴。我一时不知怎么办了,挂掉不礼貌,只好接了,但又突然想起家里没收拾好,我还穿着小便袄那么土气,老师看了多不好意思,我最害怕视频了。后来女儿们说这应该只是语音,我才舒服点些,自己安慰自己,应该是语音,我也没看到别的小伙伴,只是看到了头像。记得过年时,家人聚在一起,曾开过群聊视频,我原来就担心线上会议是那种形式的。
会议非常轻松愉快结束了,可以和老师对话,感觉是在打电话通话,听着老师洪亮甜美的声音,那种亲切感把紧张的情绪一扫而空。我害怕视频,害怕语音,害怕电话,如果说打字聊天,我会和任一位小伙伴聊到“晚安”,我会写一封四五千字的书信,一样有话说。我为自己又迈出一步而高兴,也准备下周开始语音复盘,锻炼自己的声音和表达了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5885672/9227c72c066952f7.jpg)
二
酸菜鱼夫人在第一季度听书稿小组作业点评时,分享过她写的《害怕陌生人》的逻辑结构,文章提炼的三个重点内容:你在害怕什么,你为什么在害怕,怎样才能消除这种心理。
“你在害怕什么”其中有一点戳中了我,害怕别人的敌意反应,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小的时候我是跟着奶奶长大的,大约是快该上学时,我回到了妈妈家,因为奶奶要去叔叔家,帮他们照看孙子了,也就是奶奶的重孙。从那以后我不能再跟着奶奶了,但刚回到妈妈家,我有多么小心翼翼,有多没有安全感,我自己都不想再去回忆。
只记得有一次我鼓足勇气去婶子那边的大哥家找奶奶,“我来找俺奶奶”话音未落,大嫂就阴沉着脸,白了我一眼“你奶奶没在这!”我只好默默地走开,来到自己那个陌生的家。至今大嫂那一白眼清晰地印在脑中。之后上小学,初中,直到高中有个暗恋的男生,我才真正感觉到生命的美好,之前的生活都是在自卑,害怕,没有安全感中渡过。
我在害怕什么,害怕别人的敌意反应。酸菜鱼夫人在《害怕陌生人》里,分析害怕的原因时,有一点是创伤性事件加剧了害怕的原因。自从看过那位大嫂的脸色后,我学会了看别人脸色生活,即使回到自己的家,我也会看妈妈的脸色,对妹妹的挑衅充满敌意。
要不是加入青橙学院,要不是听了酸菜鱼夫人分享的《害怕陌生人》,我永远都不会去分析,我到底在害怕什么,我为什么会害怕,我怎样才能走出害怕。
![](https://img.haomeiwen.com/i5885672/bdcec38faf8783a3.jpg)
三
加入复盘小组后,我主动申请加入点评小组,利他同时利己,除了学习小伙伴们的工作、学习的复盘外,最主要的是给我了解别人的机会,通过一篇篇复盘文章,也让我慢慢有了自信。
在一次坚持复盘成为优秀学员后,小组长奖励我一份弘丹老师的领读课程。其中有一课《被讨厌的勇气》,一下子吸引了我。从老师的解读,我了解到本书主要观点就是基于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其中有一部分是分析,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我非常赞同,我就是一个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每一份工作我都会做得很好,只是觉得处理人际关系太累,因为在人际关系中,我总是牺牲自己,恐怕得罪别人,最后自己变得非常累。
说到底我就是活在害怕关系破裂的恐惧中,那是为他人而活的一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我想要自由,自由就是毫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获得幸福的勇气也包括“被讨厌的勇气”。
虽然我仍然会害怕别人的负面评价,害怕别人的敌意反应,害怕自己的焦虑反应。但我也在努力,努力做到不在意别人的评价,不害怕被别人讨厌,不追求被他人认可!
如果不是读了老师对《被讨厌的勇气》的领读,我也许永远不知道心理学的力量是这么大。遇见青橙学院,加入复盘小组,加入听书稿小组,让我有幸听到老师对《被讨厌的勇气》的解读,让我有幸听到酸菜鱼夫人对《害怕陌生人》的分析,也让我有了被讨厌的勇气,让我不再害怕陌生人。
“四月征文”
葡萄架下:左手拈花右手带娃二宝妈一枚;2018年底辞掉会计工作,准备好好读书写作;喜欢干农活享受田园风光,半耕半读是我最理想的生活状态;希望结交志同道合的江湖好友,通过写作来一场心灵的救赎。
联系微信:ptjxqshusheng
![](https://img.haomeiwen.com/i5885672/fdad84af5c29dca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