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爱“抬杠”
群里有个妈妈说“叛逆期”的孩子越来越不合作,每天喜欢抬杠,心累……宝妈们深有同感。作为一个青春期孩子的母亲很有体会,因为孩子已经过了最后一个“叛逆期”,我也终于熬出头。女儿有时候开玩笑,“别人家都是'青春期'碰到'更年期',我妈已经过了'更年期'了。”是啊,觉得自己的心态已经到了“耳顺”的年龄。但是这个过程也是心里烧过“千万场火”,才有了今天的淡定。
其实,并不是只有青春期的孩子是叛逆的。宝宝从小到大一般会经过三个“叛逆期”。第一段是三岁左右,第二段是三年级左右,第三段是十三四岁。其实,这三个时间节点都是孩子在转变的时候。孩子会顶嘴,会抬杠,说明他们有了自己的独立思想。这是孩子成长中正常的表现。他们希望随着自己能力的增长被大人认可,希望可以按自己的方式行事,所以处处要表现“我长大了,我就要这么做,我要听自己的。”
作为家长把一个小生命带到这个世界上,是希望他们有美好的生活。我们有自己的价值判断,会把我们以为对孩子好的一切带给他们。不过人和人之间毕竟是不同的,虽然孩子延续着我们的生命,但是,未必要全盘接受我们的思想。他们会有自己的人生,有属于他们的世界。所以,当他们“抬杠”的时候,是他们开始长大了,我们应该高兴。
当然,即使思想开明也不代表遇事的时候可以冷静想得开。毕竟看着这个小家伙长大,我们很难把他们放到平等的位置上对待。记得孩子经常跟我对着干的时候,我也很伤心,很气愤,然后绞尽脑汁想对策。用现在流行的话说就是跟孩子“斗智斗勇”。那段时间真的是身心俱疲。跟孩子的关系也经常陷入紧张的僵局。也许是上帝听到了我的祷告,给我启示。有一次无意间听到孩子跟别人说的话,让我忽然释怀。
那次朋友聚会,她跟一个同学以及同学的妈妈在一起。因为我去晚了,她们已经聊得很欢。女儿侃侃而谈,同学和家长频频点头称是,听她说得头头是道,居然都是平时我讲的道理。但这些话我讲的时候,她总是有很多反对意见,就算勉强听了也不忘记讽刺地来一句“好吧好吧,你总是最有道理”。那次我才明白,原来平时的话没有白说。孩子并不是傻瓜,他们分得清楚对错,好坏,知道你说的一切都是为她好。只是为了表示自己已经长大,所以不愿意表示要听你的话。
那次以后,我很少讲话一定要得到她的认同。我们给孩子讲道理,只是希望他们早一点明白该做什么,怎么做?但是,我说的也未必完全正确。于是我就经常会说“这件事我觉得这么做比较好,但是你不用一定按照我的意思,你完全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当然你也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所以我的建议仅供参考。如果你想按你的方式也ok的,就算撞得头破血流,没有关系,放心妈妈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你可以放心去闯,摔了跤,受了伤,回来疗伤……”
自从改用这样的模式交谈,孩子对着我的意见越来越重视。现在她经常会来跟我探讨问题,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会隐瞒我。我也很尊重她的选择,即使心里常常知道后面她会摔跤。有些成长,是家长无法替代的。我们不能做他们的“翅膀”,替他们飞翔。我们最多借他们一个肩膀,让他们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生儿育女,是很累,很操心的。无论孩子多么大了,父母还是会牵挂着。但是我们毕竟要老,无法帮助他们一辈子。记得有位老师跟我说过,让孩子早点犯错。这样我们还有精力帮他们。如果从小在温室中长大的孩子没有受挫能力,以后他们还是会经历很多痛苦,而那时我们可能已经老的没有能力帮他们了。
所以,给这位妈妈一些建议。孩子“抬杠”的时候,请发自内心地欣赏他。心中要暗暗窃喜,宝贝终于长大了。夸夸他们,肯定他们的见解。有时候把我们的建议吞下去,等他们受到打击的时候,自然会来寻求你的帮助。不过这种时候也千万不要说“我说得多对”。安慰他们,鼓励他们,帮他们分析问题,以后孩子自然就学会了经验。
妈妈的付出是不需要回报的,即使孩子没有言语上的肯定认同。只要他们变得越来越好,就是我们的成功。想明白这一点,什么事情都可以云淡风轻。还有一句话也是我老师说的。想想“蚕宝宝在蜕皮的时候,有多么的难受,这就是成长中孩子的状况。”所以每次生气的时候,我都跟自己说,孩子正在经历蜕皮的痛苦期,她那么难受,只有我这个做妈妈的可以帮她,包容她。这么想自己也就很快释怀了。
希望大家可以陪孩子顺利地度过叛逆期。让孩子健康成长,让自己开心变老。父母跟孩子的缘份,不知是修了几生几世呢,好好珍惜相处的每一分钟,用爱来化解所有的难题。要知道我们跟孩子不是敌人,我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应该向一个方向努力。让我们学会欣赏他们的一切,哪怕是缺点,也要发自内心的爱他们。好的园丁可以让废墟上也开出动人的花!与好妈妈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