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不尽的《红楼梦》......

梦红楼,念宝钗

2016-05-16  本文已影响109人  305818604883

 文/王星瑆

 闺蜜说,真受不了我的文艺满怀,我不予回答,无奈地笑笑,我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闲暇之时,我最爱做的事情莫过于,泡一盏香茗,捧一本红楼,躲在房间靠窗的角落里,细细研读。这部雪芹先生的沥血之作我已翻阅过无数遍了,但是每一次当我再次翻阅的时候,我都会有不同的感受与见解,尤其是对宝钗这一人物,我的感触颇深。

 记得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六年级的时候。当时的我还小,对于“红楼”中的一层又一层的人物关系,我是没有办法去很好地理清楚,更不用提解释清楚了。当时看完《红楼梦》的感受是整个人都凌乱了,就只是知道最后的悲惨结局:黛玉香消玉殒,命薄归西,宝玉宝钗虽结为连理,可宝玉却遁入空门,宝钗独守空房。但是,即使在凌乱中看完一部名著会有很多不明白、不理解,我却唯独对宝钗这一人物有了自己的看法。

 六年级的时我是一个愤青。对于一切美好的事物总是会有自己倔驴似的坚持与憧憬。在看《红楼梦》之前,我是知道最后的结局的,但在看的过程中,我还是会对“宝黛之恋”存有幻想,觉得他们就犹如一对圣物,不容被打破。所以对于后来宝钗的进入,我是排斥的,于是乎,当时的我就特别讨厌宝钗。

 我觉得宝钗很坏,就是一个典型的现在所说的“心机女”,总是会见风使舵地去迎合贾母、王熙凤等人,就连自己办生日宴会这个完全可以依据自己意愿的事情,她都会去迎合贾母等人,专挑他们喜欢的曲子来演。我觉得她就是在一味地讨好贾府众人,使其对其拥有知书明礼的好印象,从而为后来成为“宝二夫人”做准备。当时的我就觉得最后宝玉与宝钗成亲就是宝钗蓄谋已久的,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有这个偏执。即使从客观角度看,我也知道宝钗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子,可就是对她有这种解不开的芥蒂:宝钗是个“心机女”,见风使舵,是宝黛美好的摧毁者,是一个刽子手,扼杀了娇弱的林妹妹。

 有人说,每长大一岁,就过了一座桥,于是乎,就出现了大人们常说的那句“我过的桥比你走过的路还多”,我觉得诚然。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对事物的看法会渐趋于完善成熟,即使对于同一件事,在不同的年龄段,我们都会有不同的见地。就像我对于宝钗的认识,在随着年龄增长的同时,我从最初的讨厌慢慢地演变成了一种同情与钦佩。

 薛家原本也是京中大户,有头有脸,游历于达人贵族之间。可无奈的是,到了宝钗这儿,家道中落,不得不寄居于贾府,饱尝寄人篱下的苦涩。刚开始是我太过于单纯,不懂得为人处事的道理,对于宝钗一系列“讨好”贾府众人的举措,我是愤懑难平,厌恶至极。可是现在回想起来,才觉得当初的我太过天真,没有领悟宝钗此举的深意,未能体会出其中的精髓。

 古人推崇“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在“红楼”中,这一观点却似乎并不那么强烈,宝钗、黛玉、迎春、湘云她们都是个个才情满怀,宝钗更是其中翘楚。如此一个有知识有思想的才女,为什么愿意曲自己的意愿而去迎合别人呢?

 中国有句古话:“吃人家嘴短,拿人家手短。”对于宝钗,一个家道中落的苦女子,寄人篱下,她需要生存。她无爹可拼,有兄难依,她只有靠自己。如何靠自己?一个文弱的女子,面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贾府众人,她能做什么来保护自己?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曲意迎合。

 宝钗比黛玉等人要年长,谓之“宝姐姐”。自古中国便有“长姐如母”,姐姐就应该有姐姐的姿态——成熟。这一点,宝钗的表现可赞之“完美”。宝钗对宝玉的关心,对黛玉的疼惜,对湘云的同情等是最好的证明。在复杂的贾府游刃有余地处之淡然,是宝钗的本事;得到眼光颇高的贾府众人的称赞,是宝钗的能耐;面对贾府众人或真或假的褒奖能够坦然待之,不卑不亢,不骄不躁,是宝钗的修炼……

 中国式婚姻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对于与宝玉的婚姻,宝钗是无奈的。她又何尝不知宝玉与黛玉的惺惺相惜,她又何尝想憋屈的加入这个不属于自己的世界,她又何尝不知道这个自己的无心与被迫会对宝玉和黛玉造成怎样的伤害,但是她又有什么办法去阻止和改变。她只是一介弱女子,而且又寄人篱下,对于各长辈的包办,她能做的又有什么?除了曲意接受,她能怎么办?一个女人,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都渴望拥有自己幸福的婚姻,与丈夫相敬如宾,对丈夫举案齐眉是每个女人的追求。而宝钗,这个聪明过人的女子,她又何尝不知,她又何尝不想。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雪芹先生的才思缜密令我惊叹,对宝黛美好的憧憬使我动容,而贾府的兴荣衰败让我叹息……。但是,一直萦绕心间的却是宝钗,这个苦命而传奇的女子。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我梦见宝玉回家了,并且接受了宝钗,宝钗结束了独守空房的寂寞,她终于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我在梦红楼,念宝钗……

写于2016年1月,十八岁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