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帅的北大金融学课第五十三周课程回顾
241丨微粒社会:即将到来的超高清社会
1.由于数字化和在线化,让每一个人的方方面面都能够清晰地呈现出来,并且人与人之间的连接、互动更加容易和频繁,我们正处在一个颗粒度极小而多样性丰富的微粒社会。
2.在微粒社会人们的需求更加个性和小众,商业、医疗、金融等服务也进入精准时代。
242丨中国信用社会的弯道超车
1.社会信用包括机构信用和个人信用,个人信用与社会颗粒度之间存在着极强的正相关性,颗粒度越细个人信用越明显、越重要。
2.我们国家自古以来是以机构为主体的社会信用体系,在移动支付出现之前个人信用体系一直非常薄弱。移动支付让个人信用数字化并积累了庞大的数据,芝麻信用等信用产品也应运而生,使得个人信用资产化,也就是变成了钱。
243丨大数据时代的两难命题
1.数据是推动智能时代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但数据的使用必然会侵犯到个人的隐私,这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如何平衡数据使用和隐私保护是智能时代面临的一个难题。
2.由于数据的非排他性以及集聚才能发挥作用的特征,目前根本无法对数据进行确权和利益分配,这也是数据带来越来越多利润的同时必定要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并且最终的解决方案一定是在市场的博弈中产生的。
244丨延展话题:“科技金融”图谱及推荐书单
1.“科技金融”的图谱
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不是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相乘,是化学反应;移动支付的出现积累了大量的活数据,催生了新的商业形态;理解区块链技术的底层逻辑,看清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加密货币、智能合约等应用。
2.推荐书单
《在线》——阿里的CTO王坚;曾鸣教授的《智能商业》;《区块链技术驱动金融:数字货币与智能合约技术》是纳拉亚南等人所著的,难度较大。
245丨本周问答:关于科技金融,普通人的机会在哪里?
1.作为非专业人士,怎么抓住科技金融领域的机会?
技术和数据是科技金融的基础设施,作为普通人,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来提高对技术和数据的认知能力、分析和挖掘能力,时刻保持对技术和数据的高度敏感性。
2.数据时代,个人怎么实现价值,以及怎么教育子女?
持续学习、活出自我,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