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书成课》学员心得

三天磨一剑,知行大改变

2024-06-27  本文已影响0人  汶芍

偶然参加了一场活动获得了《化书成课》这本书,对培训一无所知的我直接放进书柜里吃灰。2021年开始进入培训师这个行业,开启阅读的加速时代,所谓教就是最好的学,为了讲清一个知识点会去查阅好几本书。一年后为了提升讲授能力,参加了中国培训“好讲师大赛”,有幸进入了袁茹锦老师团队,在磨课环节深深被袁老师的专业吸引了,每个细节每个细节地为我打造优质课程。比赛的结束成为我一个新的起点,决定把那本吃灰的书擦拭干净,看看有哪些可以学习,没想到竟发现了一堆宝藏。所以当朋友推荐袁老师开启《化书成课》线下授课时,我没怎么犹豫就报名了。三天的课程可以算是“魔鬼训练”,快到第一天上完课就把课程做出来了,第二天就试讲,这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因为平时自己设计课程架构都要三天,再加上修改和练习前前后后也要一周左右。

一、思维重塑

化书的目的是什么?以前的我会认为就是把书中的知识照搬进课堂,重复书中的语言给学员,这样他们就懂了。可事实并不是如此,袁老师提到化书设计课程是为了解决问题、知识迁移和优势差异,这也是课程设计的最高标准。让我开始反思之前的授课有没有做到这三点,如果没有该如何完善。

其次,特别有趣的是原来书籍不是要读完才能设计出来,你只根据书名和目录就可以设计多个课程,而且跳出作者思维进行场景迁移的时候,灵感就会“蹭蹭”地往外冒,这是完全颠覆我认知的。

二、志同道和

单枪匹马不如并肩作战,非常肯定的是来到“化书成课”都是高净值学员,每次共创环节大脑都会360°吸收不同的观点。印象最深的我们团队带了5本书,总共化了6门课程,有职场管理、新媒体、婚恋、亲子等等不同领域的课程,思维发散地特别快。

同时常常会让学员去寻找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讨论,不局限在本团队里,可以很好地让团队流动起来,既有思想交流,又有社交链接。在这里,你的包容性会急剧地增加。

三、大胆迈步

俗话说:百听不如一练,在8分钟的试讲环节好像又一次回到了“好讲师大赛”的现场,紧张、忘词这些小插曲虽然难免,却也让我感到无比的兴奋和满足。因为在这难得的机会中,我可以在那么多优秀的讲师面前讲课,这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学习和成长。我收到了许多精准而宝贵的反馈,如同一盏盏明灯,无疑是送给我最暖心的礼物。

三天学习后的成果已经设计出一整套完整的课程结构图,梳理每个知识点的逻辑和方法,更加激发了对阅读的兴趣,一看到重要或有趣的知识点、案例的时候,脑袋已经开始形成条件反射了,这个知识点可以解决什么问题,用在哪个场景,哈哈哈^_^

人生海海,山山而川,很幸运在短短几年的培训经历中遇到袁老师,每一次的遇见都有会质的改变。沉下心静,向下扎根,期待未来《化书成课》带给我的魔力、成长和蜕变。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