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稻现:河姆渡文化特展
2018年12月8日,我冒着凛冽的寒风,前往西安半坡博物馆,参观了在那里举行的“黄金稻现——河姆渡文化特展”,见证了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最具代表性新石器文化之间的一次小小碰撞——
在此之前,这个展览已经在浙江省的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和天一阁博物馆相继举办,也是“远古回声——半坡遗址与半坡文化展”在河姆渡遗址博物馆成功举办的回访展览。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宣传,加上展厅里实在太冷,所以这个展览没有吸引多少观众。
1973年,第一次发现于浙江宁波余姚的河姆渡镇,因而得名为“河姆渡文化”,距今约7000—5300年。随后,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周围展开调查,至今在宁绍平原共发现河姆渡文化遗址约49处,主要分布在杭州湾南岸的东部,并且越海东达舟山群岛。
展览通过106件(组)最具代表性的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精品,展示河姆渡文化的祖先们农耕种稻、驯养家畜、纺纱织布、捕鱼狩猎、营建村落等生活状态,描绘了7000年前“无饥馑之患”的饭稻羹鱼式的生活。
1、沧海桑田
根据河姆渡遗址孢粉资料和考古发掘材料分析:在7000年前,河姆渡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热,平均气温比现高3-4℃,年降雨量比现多500毫米左右,与广东、广西南部和海南岛相似。
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下游地区,河湖泥沙沉积土壤肥沃,附近水源丰富,适合稻作生长,普遍都发现稻谷、稻壳、稻杆、稻叶的遗存,乃中国水稻栽培起源的最佳例证,也是目前世界稻作史上最古老的人工栽培稻记录。
当地降水多,气温高,应属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落叶阔叶林,森林有水鹿、野猪、牛等动物。这里出土的大量野生动物遗骸,以鹿科动物最多,当时最具代表性的农具“骨耜”即采用鹿、水牛的肩胛骨加工制成。
2、湖畔人家
经过两次考古发掘,在河姆渡遗址第二、三、四文化层都发现了木结构建筑遗迹,第四文化层最密集,总数约在千件以上,包括木桩、圆木、长方形木材、带丫叉的柱子和地板等。
通过对遗迹和木构件的分析,考古专家普遍认为:河姆渡的房屋以一排排桩木为支架,上面架设大小梁承托地板,构成高于地面的架空基座,再于其上立柱、架梁、盖顶的干栏式建筑。
在河姆渡遗址的发掘中,共发现29排木桩,至少有6栋建筑。根据木桩的排列与走向分析,当时的房屋呈西北—东南走向。在垂直相交的构件接点上,普遍使用了榫卯结构技术,把中国出现榫卯木作技术的时间,从青铜时代向前推了3000多年。
3、日出而作
河姆渡文化的经济以稻作农业为主,兼营畜牧、采集和渔猎。河姆渡遗址是中国新石器时代遗址中,陶器出土最多、复原率最高的遗址之一。两次考古发掘,出土陶片40万件,完整和可复原的陶器占总器物的1/6左右,已获得完整器和复原器1221件。
在出土的陶器之中,最具特色的是早期的夹碳黑陶,这是河姆渡先民有意识地在陶土中掺和炭末,减少陶土粘性,提高了成品率。河姆渡文化的陶器的种类很多,包括釜、罐、盆、盘、钵、豆、盉、甑、鼎等,按使用功能可以分为炊煮器、饮食器、储存器、汲水器。
较为特殊的有灶和盉。陶灶形似簸箕,为安放釜而设置,解决了木构建筑内煮炊防火问题,是南方居民一直使用的缸灶的前身;陶盉形似酒壶,前有冲天管状嘴,后为喇吹口,中间以扁平半耳环连结,打磨光滑,制作精细。
展柜里有一块不起眼的黑色树根,被标注为“山茶属树根”。据说,这块树根出土于河姆渡遗址田螺山古村落内,距今约6000年。发现这个树根的地方是一处人工灰坑,说明这种山茶属树根可能是最早的人工种植茶树。
4、心灵之声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原始艺术品数量大,题材广,造型独特,内容丰富,主要表现在象牙雕刻和陶器纹饰上面。这里出土的骨器有3000多件,大多是生产工具,也有一些雕刻精美的装饰品。
用象牙雕刻的太阳纹蝶形器,以扁平的象牙片磨制而成,因形同平展的蝴蝶而得名。正面中间阴刻5个大小不等的同心圆,外圆上端刻有熊熊的火焰纹,象征太阳的光芒,边缘锥刻羽状纹,布局严谨,雕刻娴熟。
河姆渡遗址出土很多骨哨和牙哨,均用动物的骨骼和牙齿制作而成,长度4—12厘米不等,器身略呈弧曲状,一侧有两刻孔,可以调节声调。它不仅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打猎时模拟动物声音的工具。
河姆渡文化分早期和晚期:早期为约公元前5000~前4000年,晚期为约公元前4000~前3300年。河姆渡文化的时间介于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和半坡文化之间,以长江流域为主,环境与华北不同。因此,将河姆渡文化与半坡文化进行对比,可以领略中国南、北新石器文化的差异。证明中国文化是多元发展,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