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书的“外部视角”想到教育的“外部视角”
听前两天的罗辑思维,关于“外部视角”的话题很受用,大受启发。
罗振宇从读书的外部视角谈如何读书。关于读书,以往的读书经验都是看到喜欢的书就一头扎进去,感觉有意思就接着读,没意思就翻几页就扔下了。真正读完的书很少,真正能品出味道的书更少。如果有特别喜欢的书往往要通读完,再读一遍感兴趣的章节,花很多时间,才能感受到作者思想的精髓。
通过外部视角得到最大的收获是关于日本设计家原研哉的说法,这个世界上,我们用的所有东西只有两样,一个是碗,一个是棍子。这个比喻有些粗陋,却震撼人心。先说说这两个比喻什么意思?
碗,就是用它围合起来的那个内部空间。比如水缸、冰箱、液化气罐、汽车、房子、手机,本质上都是碗。它内部装了什么,决定它是什么。
而棍子呢?就是用它去作用于其他东西。比如弓箭、螺丝刀、枪炮、键盘,本质上都是棍子。它作用于什么,才决定它是什么?
了解一个人,当然可以把它看成一只碗,看他身体内部的状况,给他做体检,和他谈心,看他的所思所想,这是了解一个人的方法。但是我们也可以把他看成是一根棍子,在他周边的社会关系中进行访谈,看他干了什么,成就了谁,又祸害了谁,他在自己的社交网络里面填补了什么空白,他的每一个行动是在应对什么挑战。
一个人,可以是只碗,也可以是一只棍子,也可以同时既是碗又是棍子。
读一本书,就有两种方法:把它看成是一只碗,那么就关注它装了什么内容,仔细一字一句,精读这本书。但是我们还可以把一些书看成是一支棍子。看它解决了什么问题,又和什么其他的事物产生了联系。
把一本书看成棍子,就是所谓的看一本书的“外部视角”。
但是如果从外部视角着眼,那么可以在读书时琢磨很多东西,比如:
第一个外部视角:找到相似的书籍看看内心相似的作者如何抒发情感。
第二个外部视角:同一话题,内心关注点不同,写作的重心不同。
第三条外部视角:自身阅历不同,同样的作品留下的烙印不同,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通过外部视角这个提法,延伸到教育上,也会有不一样的景观。
一个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成熟的教学方法,这些都是内在,都是“碗”。还要具备与学生与同事良好的协调能力,做好学生的班主任,带好一个学科组的几位老师或者一个学校,一起愉快而有效率的工作,这是“棍子”。
学生、家长、学校往往最关注成绩,考试分数。分数决定大学,大学改变命运。而在国家层面则不太注重学生分数,甚至不关注学生学到什么,而是关心学的知识质量,把学习迁移到工作中的能力。一个国家只有拥有大量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支撑国家在国际上的竞争力。而教育科研部门则关注教师的教育科研,主要是论文写作能力,它决定了教师的名气和收入水平。
作为称职的教师,要做到同时关注分数,关注课改,关注教学理论与实践。不能只关注分数,沦为教书匠;也不能只关注新理念,夸夸其谈。经常从每天细碎的工作中抽离出来,看看自己每天倒底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