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07想赚Q还是挣Q?
文/嘻嘻君 源@嘻嘻君(公号:xixixt)
日记需要如实的记录自己的想法,我现在的想法就是赚Q,应该和很多人的想法都是不谋而合的,毕竟没有物质基础的世界是无法获得更多精神上的享受的。
在读一本书《再穷也要站在富人堆里》,书里列举了很多赚Q的小故事,内容一般,立意很好,但是写的太浅了,但改变了我的一些赚Q的价值观,列举一下:
1、勤劳只能让你吃饱饭,想象力才能让你赚Q。“挣”是提手旁,说明是靠体力吃饭的,而“赚”是贝字旁,说明要靠交易吃饭。书说勤劳致富已经是过去时了。我被灌输的思想一直都是,你不给别人干够1万元的活儿,别人是不可能给你1万元报酬的。而书纠正了我的想法,挣Q不能只靠穷忙,而是要用想象力发现商机。网络时代让很多以前的不可能变变成了可能,网络购物,触屏手机,可交流机器人,无人驾驶,这在以前都是不敢想象的事情,一一再被实现。想想看按照马云的财富来计算,你往后数五辈子(按照平均70岁算,也就是300年)也挣不到他应该挣的Q。
2、底线问题。很多想法都被砸在框架里了,比如:我之前卖过拖鞋,当有顾客说,你的拖鞋太薄,你的拖鞋不耐穿,你的拖鞋……这些缺点的时候,去卖拖鞋的激情就会变得一点点的褪去,然后就做不下去了,其实呢?按照同等价格的拖鞋来说,我搞到的这批货质量是相当不错的了,但因为听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我还是感觉心里收到了谴责一般。这是一种妨碍支付的心理障碍。书中说,钱的本性就是水性,有流动性,进进出出,全靠自己的智慧。
不要给自己的心灵设限,你只是在用你的模式赚钱,并没有践踏法律的底线,也没有违背道德良知。
长期不断的暗示之后,应该可以让自己的底线放的更加广一些,没有绯闻的名人,算不得名人,只要问心无愧,管他们怎么说,我就是要赚Q。
因为经常接触一些比较数量基数比较大的数据,很多都是千万或者亿为单位的,所以对于钱的概念没有太明确,之前有一个讲座很触动我,讲师问了一个问题:有谁见过100万的现金?讲座有点传销的意味,但是这个事儿确很值得深思,是啊,对我而言,100万虽然不是遥不可及,但却是目前没有的。赚Q并不可耻,寻找一个商机,然后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顺便赚一些让自己生活更好的人民币,不是很美好的事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