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加对话生活》PBL项目式学习分享-专题

《我是未来课程设计师》-N7学习总结

2021-02-22  本文已影响0人  富宁156杨会仙

今年的寒假如同去年的寒假一样热闹,不同的是去年寒假是“一个人”听课学习的“云伴读”,今年的寒假是一群草根伙伴共创PBL项目式课程,在这里,每一个参与的人都是未来课程设计师,我也没想到自己从中收获如此之大。

阅读突破

从来没有一次这么深入、透彻的看过一本理论书籍,确定共度书目《PBL项目式学习设计》后,由于自己本来就是PBL项目式学习的小白,更加激励自己要好好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总是能与项目找到共鸣之处,第一次边理论学习边指导实践的阅读之旅。

课程设计

我们的课程设计每一次小组的碰撞都会有新的火花,最大的节点是在中期展示会之后的修改,由于前面方向的错误,做成了小组拼盘的感觉,而且《多彩云南》主题过大在琳琳老师的带领下,组员的努力下,进行了修改......最终,小组展示很成功。这让我看到了每个人的潜能如此之大,琳琳老师的领导力、表现力、组织力、创新力......晓青老师的魄力、坚韧不拔的毅力......金红老师的学习力与执着力......余志艳老师的行动力和执行力......佳敏老师的蜕变力,一年工作经历的她不管在哪个项目中表现如此出色,完美蜕变。王德国老师的公众号最让我佩服,从他身上看到岁月的积累,文字的表达力可以如此之美和有力量,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依然激情四射,对教育如此热爱,让我们年轻教师值得学习。自己在这次的项目共创中,从每一位同伴身上学习到了她们身上的优秀特质,我也很感谢遇见这么一群“可爱”的人,我也相信和这样一群优秀、有追求的伙伴们还可以有更大的作为。

意外收获

一是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聆听分享后,才发现摸石头过河的小组不止我们一组,虽然,在项目设计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是,看到各组各显神通,阅读书籍,恶补理论,利用身边资源,邀请专业人士指导等等,每个组没有在等待,而是努力的客服困难,真正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干”,干才有希望。

二是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孩子,相信团队,相信自己。通过几个对话孩子的组长分享和自己的观摩感受,看到了孩子的无限可能,我们要相信孩子,孩子的能力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甚至是向孩子学习;在项目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有共同的感受,总是对自己的项目不满意,在一次次修改中不断完善,同时,通过小组共创,设计思路、目标越来越清晰明了,困惑之处也在碰撞中破解谜题,我们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更何况团队力量很强大。

三是追求充满意义人生。通过分享,看到了这个充满意义的寒假,不管是居家学习的宝妈,还是为项目设计放弃休息、聚会机会时间的同伴,还是教师发展中心的大咖坚持在这个学习共同体中共创,都让我看到了拒绝舒适区,追求意义人生的样子。从吴校身上我看到她的“披荆斩棘”活成一束光的样子,多少人以她为榜样,照亮更多的人,因为有她的引领,看到了乡村教师、乡村教育的希望,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四、项目化学习十个建议

1.项目化学习设计定位:主要是解决问题、知识能力的提升(如:调查能力、沟通能力、交流能力、研究能力......)。

2.项目化学习设计选题思维要打开,如:社会主题、生活主题、学科主题。

3.项目化学习设计题目不宜过大,科目、内容不宜过多,杜绝小组、成员拼盘。

4.项目化学习设计从低级学习到高阶能力的提升。不要满足于低阶学习,收集资料、整理信息,而是要学会整合,高质量的输入到高质量的输出。

5.摆脱下载模式,参照0.8原则,不求完美方案,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6.项目设计开放问题,而不是~是还是不是,会还是不会问题。

7.项目小组共同设计一个项目(共性而不是个性)。

8.项目展示:展示表达、特色亮点、临场发挥。

9.项目汇报人的选择要有极强的自信心和表现力。

10.千万个念头,最终一定要落地。


小组共创结晶精彩记录

主题:《我型我塑壮族风》

一、为什么要做《我型我塑壮族风》课程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是因为有独特的文化,而民族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鲁迅先生说过一句名言:“越是民族的东西越容易走向世界,越容易被世界所接受。”为此我们打算从学生身上出发,结合科学、艺术、社会等多学科知识,通过设计具体的项目来引发学生关注本民族文化,让他们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激发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承者。

二、课程内容

《我型我塑壮族风》以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为指导,促使学生去寻找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探究自己身边的事物,从而唤起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探索欲,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各项能力。本课程包含4个部分:知识构建、实际调查、设计制作、成果汇报。

三、课程亮点

1.符合教育部义务教育阶段各学科课程标准;

2.以为参加壮族传统节日的人们进行服饰的设计与改良为项目载体,使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解决问题。

3.完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研究,在培养能力建构知识体系的同时,弘扬和传承民族文化;

4.本次以壮族为例展示的项目模版,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替换为其他少数民族,便于开展少数民族多元文化的项目研究;

5.设计思维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运用。

四、学生能收获什么?

这个项目初衷是让引发学生关注本民族文化,让他们在实际的生活和学习中激发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成为本民族文化的代言人和传承者在。基于这些目的,项目结束后学生能学到:

1.知道本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激发对本民族文化的兴趣;

2.理论联系实际,在做中学,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

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出既能满足现代社会审美标准,又适用的民族服饰(作品);

4.增强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5.增强民族自信,提高民族责任感。

我不敢说现在我是未来课程设计师,我走在成为课程设计师的路上,这个过程很辛苦,从N3、N4、N5、N6,以为到了N7是巅峰,不,这只是成为下一个更好的自己的开始。

想都是问题,干都是答案。

你热爱什么,你就会成为什么

——一次刻苦铭心的小组共创历程!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