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专栏

软还是硬,这是个问题!

2019-02-04  本文已影响1人  雨茗8010

      写下这个题目,自己也忍不住想笑!不过,在生活中,这可真是个问题。很多人,总是秉承着自己必须做一个坚不可摧的人才能够生存下来的信念,把自己的生活过得一团糟。

        寒假我去探望父母亲,妈妈说她和爸爸吵架,爸爸把一锅冷水从她头上浇了下来,他们打了一架。她把事情经过原原本本讲述给我听了一遍。

        当爸爸说:"你信不信我把水浇你头上?"妈妈的回答是:"有本事你就浇啊!不浇你就不是男人!"

        结婚这么多年,妈妈秉承的信念就是我必须强大起来,要骂就一定是互相对骂,要打就是互相开撕。从来不曾服过软。凭什么我要被你欺负?!

        数日前,一个关系不错的同事也是和老公大打一架。只因为再小不过的一点点生活琐事。

      的确,硬起来很容易。大不了撕破脸皮,口吐白沫互相诅咒互相撕打罢了!比起失去自己的自尊,这又算的了什么?人固有一死,就是不能丢了面子!

      多少人间悲剧都起于这些执念!

      很少有人透过对方的攻击性语言看到对方真正的需求。这也是软不下来的原因。因为不懂,所以暴怒,并且以为以暴制暴就是唯一的选择。

      昨天,又亲眼目睹了一对小两口的闹矛盾过程。让我觉得,其实,软下来的那个人才是最强大的那个人。

      昨天,和小姑子一家出去逛街。逛街的过程中,她的丈夫出去办事。回来时,找不到我们。小姑子在电话里说了半天说不清楚。后来终于找到了,小姑子的第一反应是把她丈夫骂了一顿。她的丈夫耐心的对她解释发生了什么,她还是余怒未消。一直骂了好久。对方依然笑着听她说着。骂完了,就消气了。然后一家人开心的去吃火锅了。

        在我这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能骂出自己的怒气,是一种真实的表达,比窝在心里生闷气要好。而能接的住对方的情绪的人,更是无比的强大。妻子把对自己的无力感,表达给了丈夫。而丈夫适时的接住了对方无助的情绪,并且知道对方的情绪就是她自己的情绪,自己并不生气,也没有被卷入进去。依然平静而微笑着。

        作为一名旁观者,我也没有做任何介入,不劝解不表达看法。因为,我知道他们有自己的相处模式,适合他们的就好。

      硬起来很容易,但是很多时候带来的麻烦和隐患多过了一时痛快。我与弟弟生活在父母打架骂架的阴影中终日战战兢兢,以至于长大了也受影响。如果父母双方,有一个人能够学会软下来,承接住对方的情绪,家庭就会温馨很多。

        人们常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而是讲情感的地方。很多时候,做到软下来,温言软语、和蔼可亲可以带来很多快乐的感受。当对方硬起来的时候,另一方能够软下来,矛盾就不会激化到不可控制的地步。而那个能软下来的人,才是真正强大有力量的人。

        我希望自己能够做那个软下来的人。累了,不要强硬的撑着。告诉对方,我累了,需要休息,你可不可以帮我做一下啊?

        偶然,撒个娇,卖个萌也可以省去自己好多麻烦。

          男女平等,并不是要让自己变得和男人一样硬气。事实上,男人最欣赏的恰恰是温柔的女人。

          软下来还是硬起来,你想好了吗?

软还是硬,这是个问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