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兵法第一部第五章驭众四准则(善将篇)
古来良将带兵有四大要领:禁止、礼法、劝勉,威信,它们是军中的重要规范,做到以上四项,就想主架构成了,细目自然顺展开来。这样的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领导要诀】
“古之善将者有四,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
“禁、礼、劝、信,师之大经也。”
【解说】
古来良将带兵有四大要领:
一、明示前进后退的要求,因此人人知道什么是不应该做的。
二、以仁义引导大众,因此人人都知道礼法。
三、重视是非,因此人人知道互相劝勉。
四、严格执行奖惩,因此人人知道军队的威信。
禁止、礼法、劝勉、威信,它们是军中的重要规范。做到以上四项,就像主架构成了,细目自然顺展开来。这样的军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平庸的将领却不是这样:前进时没有章法,撤退时没有节制,以致全军覆没;未能全戒,赏罚失去准则,威信不足,且使贤能之士隐退,陷媚之徒得势。这种军队每战必败。
【主动赋予目标】
诸葛亮提出的军中四大规范,可简化为“禁、礼、劝、信”四个字。
先讲“禁”。诸葛亮说,何时该进,何时该退,什么是法所不容,领导者必须把丑话说在前面头,让部属有所依循。
日本的经营之神松下幸之助说过:“领导者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赋予目标。领导者本身并不需要特别的知识或技能,这些求助专家即可。然而赋予目标是领导者的工作。别人无法越俎代庖。”
松下幸之助又说:“如果经营者想把自己的想法、意志,充分告诉成员,从而加以贯彻,应该注意些什么,最好的方法,是反复说明。重要的事情或需要对方知道的事情,要不停地反复说明,三番两次,就是五遍、十遍也要说,这样自然会进入对方的脑海中,牢记不忘。”
可是再怎么禁,毕竟是被动的,是惩罚为主的,是消极的。这个不准,那个不许,这是管理者小眼睛小鼻子的作法,不是领导家的态度。所以,诸葛孔明在“禁”之后,紧接着便提出“礼”和“劝”。
唯有以仁义教育部下,是士卒知礼;唯有以是非告诫部下,使士卒互勉,才是领导家该做的事。
【建造大阪城的秘诀】
最后,诸葛孔明还以“赏罚”来作为统领统御的辅助工具。有赏有罚,公正严明,是部属努力工作的重大推力。松下幸之助曾自问:为什么丰臣秀吉在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就盖了一座豪华壮丽的大阪城。他认为最大的原因可能就在于,丰臣秀吉建城之初曾保证“有功者可得到巨额的赏金”、“偷懒者下狱砍头”,部属害怕被杀头,所以不敢怠惰;也因为有利可图,所以拼命工作。
丰臣秀吉松下的结论是,不论古今,只要有人类存在,“信赏必罚”永远是自古以来的明训。
下面就举好唐太宗有关的两个例子,来说“信赏必罚”的重要,以及禁止、礼法、劝勉、威信四大准则落实之后,对领导能力的正面影响。
【个案分析】唐太宗的赏罚艺术
唐太宗一、紧闭特权大门
当秦王李世民等级为帝之后,从前追随他的旧臣庞相寿,谋的濮州刺史一职,后来却因为涉嫌贪渎而被罢免。
庞相寿进京晋见唐太宗,为自己说情,希望太宗惦念过去的革命情感,放他一马。太宗感动之余,不仅赦免庞相寿的罪,还赏赐一百匹绢,且恢复原职。
魏征知道这件事后,期期以为不可,于是进言说:“相寿贪渎,远近皆知,如今念在旧臣的四人情谊而赦免贪污罪名,并且给予恩赏,官复原职。陛下在秦王时期的旧臣何其多,假使个个都一次取得特权,将使为善者疑惧不平,形成不良的风气。”
太宗觉得有理,的确是非不可不明,公司不可混淆,特权大门一开,后患无穷。因此免去庞相寿的官职,让他解职还乡。
魏征二、从马屁精变成谏臣
唐太宗在位时,有一次下定决心扫除官员贿赂恶习。他采用杀一儆百的手法,让所有官员有所警惕。于是,他偷偷命令左右亲信去贿赂官员,看谁收受红包。有一名官员不疑有他,手下一匹绸缎,因此被判刑。
裴矩这个作法虽然颇能分辨清浊,但引诱犯罪,终究有失厚道。这时,尚书裴矩便劝谏皇上说道,受贿固然有罪,但以诈术陷害部属,万万不可。这种作法,有违“导之以德,齐之以礼”的精神。
唐太宗听了之后,从善如流,不再采用阴险的手段引人入罪。他召集高级官员,宣告说:“裴矩提出谏诤,不阳奉阴违,文武百官若能如此,政治必然清明。”
裴矩的表现,让人联想起魏征,然而颇堪玩味的是,裴矩当年在隋朝为官时,却是个不折不扣的马屁精。为什么改朝换代后,敢提出逆耳忠言?并非他幡然醒悟而改过,而是唐太宗喜欢部属之言,裴矩看准这一点,便一百八十度急转弯,由逢迎佞臣变成正直谏臣。
由此可见,领导者的个性与行事风格,会直接影响部属的表现。诸葛亮说:“示之以进退,故人知禁;诱之以仁义,故人知礼;重之以是非,故人知劝;决之以赏罚,故人知信。”指的就是这层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