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是总理(连载24)
财政的困境源于机构的臃肿。在另一个星球曾经有个宋朝,其冗官、冗兵的弊政成为财政沉重的负担,最终成为北宋覆灭的重要原因。现在的执政党起家靠的是一种战时动员体制,为了保证在有限的地盘最大程度挖掘出人力、物力,执政党不仅消灭了所有的中间阶层(地主、商人、资本家)并且成立了各种专属组织来挖掘潜力——从儿童、青年、老人、妇女到工人、农民、学生,执政之后,这些组织大部分保留下来成为协助政府控制社会各个阶层的第二政府。几十年执政历史,由于缺乏约束,任性的权力政府机构与社会组织都急剧膨胀,成为财政的沉重的负担——这种机构的膨胀是横向纵向立体的膨胀,比如,按照宪法规定,国家只有4层机构——中央、省、县、镇,结果首先是纵向膨胀成6级——中央、省、市、县(区)、镇(街道)、村;接着是横向膨胀,一个县城吃财政饭的机构已经多达100多个!全国仅公务员就700多万,事业机构还有7000多万,两项合计将近8000万要靠财政供养。8000万人!一年仅仅是发工资就要超过3万亿,加上行政办公费用、养老、医疗以及著名的三公消费——10万亿的财政收入近一半就没有了。接下来还有外交与国防,还有科教文卫体,还要确保三农投入,……几十项必要支出一扣减,10万亿的收入盘子根本打不住,每年还要安排几千亿的赤字才能勉强保持收支平衡。由于历史原因,财政上根本没有盈余,所谓的赤字基本是靠印钞来解决——如果仅仅是几千亿的印钞规模还不可怕,关键是为了确保所谓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只能靠增发货币来解决——这个数字由于M2基数的膨胀变得越来越庞大,已经达到十几万亿的惊人规模。所以,印钞已经达到极限!在印钞已经达到极限的情况下,财政当然很紧张,这个或许是你不得不同意提高燃油税的真正原因——至少,你可以安慰自己,与民争利不是向利益集团妥协,而是让紧张的财政多少喘口气。
就这样紧张的财政盘子居然还有一些专家在鼓噪:什么应该提高农民养老金,什么增加教育投入,什么降低社保缴费——全他妈正确的废话!花钱买民心谁不会?作为总理你什么意见都愿意听,除了一项——建议怎么花钱的!财政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这里增加了投入,那么该减少那里的支出?当然也有建议削减机构的——但是,这个已经远远超出了你的能力。
财政的困境带来的是公共服务的缺失,比较典型的是养老与医疗。这是令你头痛的问题。以医疗为例,为什么现在医患关系这么尖锐?根源还是财政对医院的投入几乎为0!医院要生存要盈利不赚病人的钱怎么办?所谓的医改在没有足够的财政投入就是一个笑话。比如,针对医院大处方过度用药的问题,主管部门顺应民意一纸命令——严禁大处方,过度用药!好吧,医院不敢过度用药了,那么……就过度检查!不管什么毛病,进医院就从头到尾给你做一遍检查,住院病人更是天天检查——这不是医生良心坏了,而是医院新的潜规则——只用药不开检查的医生一律下岗!
这些黑幕你有些了解有些不了解——但是你只能装糊涂,没办法,医院的黑幕其实是政府公共投入不足的遮羞布,揭开这些黑幕最后露出的只能是政府难看的裤衩。先让舆论对着医院开火吧,即使是强势的政府有时也需要一道挡风的墙——你摇头苦笑。
养老问题更令你头痛,这是一个几乎可以与农业隐患媲美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