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不过的开篇第一段
一九七五年二三月间,一个平平常常的日子,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时令已快到惊蛰,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黄土高原严寒而漫长的冬天看来就要过去,但真正温暖的春天还远远地没有到来。
如果说《平凡的世界》整部小说是张专辑,其中的每一章都是一首歌曲的话,那第一部第一章这首歌应该是我记忆最深的,我敢说在几年后、几十年后依然如此,只要我不得老年痴呆症的话。
原因就在于开篇的第一段,我愿意不停地倒带的第一段。它交代了小说开头的时间,要讲述的故事的地点、背景环境等等,这一段仿佛奠定了整部小说的基调。
而且我特别喜欢能够激发人的想象力的文字,“细濛濛的雨丝夹着一星半点的雪花,正纷纷淋淋地向大地飘洒着”,读这一句的同时那个画面就在眼前。
“时令已快到惊蛰”,就因为这一句交代让我不得不补充自己的知识。我原本很不屑于这些农历节气,因为从上学时就用惯了阳历。父亲每次给我打电话老是说古历几月几,我就提醒他你得跟我说阳历,否则我还要查一遍。
但人变得好学之后,就不再这样去看待事情了,原来时令到惊蛰,就是冬春之交,就会有“雪当然再不会存留,往往还没等落地,就已经消失得无踪无影了”的自然现象。
民谚有云:“春雷响,万物长”以及“惊蛰节到闻雷声,震醒蛰伏越冬虫。”中国除东北、西北地区仍是银妆素裹的冬日景象外,大部分地区已到0摄氏度以上,进入春耕。
即使是不知道这些农历节气,小时候也会经常听到大人嘀咕到什么节气就该做什么事,切不能误了农时,知道是很神奇的事儿。
如果我以前好好听父亲讲话,能记住每个节气的时间和农业生产注意事项,那么我在我的作品中就能够像路遥这样的叙述,会不会很酷?
我开始埋怨自己懂得的知识太少,有时候我们不能很好的理解一部作品是因为我们自己还没有到达那个高度。
据说路遥为了这部作品“三年准备、三年创作,为了扩充视野、掌握资料,他进行了大量的阅读,包括近百部长篇小说,前后近十年的报纸以及其他相关书籍”,如果我真的热爱文学,那么我才刚刚开始,汗颜。
还有一个原因是电视剧版的《平凡的世界》的片头曲《祈雨调》里用了这一段文字,演唱的时候是采用独白的形式。
《祈雨调》这首歌也很简单,除了这段文字,就几句话,由陕北民歌手贺国丰演唱,听着陕北的方言,那种呐喊让人血脉偾张。
“龙王救万民哟,清风细雨哟救万民”,中间是引用原文的那段文字,后面是“天旱了着火了,地下的青苗晒干了,天旱了着火了,地下的青苗晒干了,地下的青苗晒干了(嗨,晒干了!)。
我第一次听到就觉得这个主题歌选得太好了,与这部电视剧超契合。陕北干旱少雨,民间很多民俗活动都是关于祈雨的,不仅仅祈雨,也表达出一种美好的愿望。
我建议大家找来听一听,绝对有不一样的感受。如果说我是因为了解一些故事背景和喜欢那段文字而觉得这首歌特别好听的话,那我家十来个月的宝宝可不会骗人。
每当听到这首歌,不管他在玩什么,他都会朝电视那里看一会儿,这就是最真实的反映。能和神灵沟通的曲调,也牵连起了孩子的纯粹。
而这段文字与歌词内容、曲调的结合,就让我记忆更深了。
上面是我能写出来的可能的原因,但有时喜欢一段文字是没有理由的,就是读进去了。这就像谈恋爱,不是那个人,即使别人认为你们再般配,他/她都走不进你心里。而如果要你认真的回答你为什么喜欢那个人,你会说你也不知道。
最最重要的是,开篇的第一段文字让我很好的进入了《平凡的世界》的阅读。
备注:
《平凡的世界》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