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义穿戴设备行业规范,软件绿色联盟发布《智能穿戴设备计步评测标准

2019-11-27  本文已影响0人  技术爱好

近年来,随着5G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原本孤立存在的物件通过移动网络被赋予了服务化和社交化的属性,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数据不再是孤单的数据,设备监测的数据为服务化和社交化提供着支持继而优化服务。目前市场上可穿戴设备形态多种多样,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等,功能也因设备形态及应用场景不尽相同,其中计步功能是智能穿戴设备最常见、最基础的功能之一。但目前智能穿戴设备缺乏一套业界认可的计步评价标准,导致以步数为前提的距离、卡路里计算功能受影响,因此准确的评测标准及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2019年11月18日,软件绿色联盟标准评测工作组正式发布《智能穿戴设备计步评测标准》初稿,该标准描述腕戴式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计步功能的测试环境、测试指标、测试方法,适用于指导智能穿戴厂商、第三方评测机构对智能手表和智能手环计步功能的评测。测试指标包括用户可感知的计步准确率、平均误计步数、计步上报时延等指标。

《智能穿戴设备计步评测标准》于今日起正式对外公示并征求广大应用开发者意见。欢迎业内专家、应用开发者对本标准发表看法,可将意见发送至邮箱:info@china-sga.com。重点内容如下:

1.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测试环境

测试设备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测试工具:推荐使用芬兰Forciot鞋垫及测试APK、测试手机;

——被测终端:智能手表或智能手环;

芬兰Forciot鞋垫:作为推荐的金标准计步对比工具,代替人工计数,降低人工计数出错的概率,提升测试效率。鞋垫内部预置了压力传感器和蓝牙器件,走路时根据压力传感器识别步数,通过蓝牙将数据同步至APP。本工具可选。

image

3.测试指标

3.1测试场景

通过大量的用户调研和用户反馈,用户对穿戴设备计步的痛点集中体现在:计步不准确、误计步,步数上报不及时,针对用户的痛点,转换为客观的指标,详情见下方各指标说明。

image

结合影响计步因子和用户行为的分析,识别出计步场景主要包括步行(包括自然摆臂、无摆臂)、跑步、爬楼(上、下楼)等场景;误计步场景主要包括刷牙、骑行、洗脸、游戏等场景。

image

3.2测试指标

3.2.1计步准确率

日常步行、跑步、爬楼(上、下楼)等场景下,计步误差越小,计步准确性越高,计算公式为:

image

3.2.2平均误计步数

用户常见的刷牙、洗脸等场景下,误计步数越少,准确度越高,计算公式为:

image

3.2.3计步上报时延

计步上报时延是指用户发生计步行为到智能穿戴设备显示步数的时延,用时越短,实时性越好。

image

关于《智能穿戴设备计步评测标准》测试方法等更多内容,可登录软件绿色联盟官网查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