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读书简友广场

看清了一些生活中的实相

2022-06-30  本文已影响0人  沉淀de

最近要做的事很多,想做的事,想要链接的人,一件一件来到身边,感觉自己很幸运。

给俩孩子在某鱼上淘到了两辆自行车,看到她们每日早晚悠闲地骑车溜达,我刚好有时间散散步,我们有相互陪伴,却又各不耽误,互不干扰,这感觉很爽。

做宝妈那么多年,一直都有被缠得脱不开身的紧张、局促感,现在终于有种要解放出来的意味了,我想我该计划做点自己喜欢的事了。

上海这次疫情,给了我很多的思考🤔。刚开始的被困,和物资的紧张,着实让人紧张、焦虑了很多。

但即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人和人之间的连接也没法中断,邻里之间联系更加紧密。我们最终都没被困住。

做宝妈、做家庭主妇的这么年来,我也有被困住的感受,很多的想法因为孩子、家庭、时间,无法两全。

似乎是被困住、困在家庭里,无法做出自己的事。即使是这样,仍然不要停止追逐自己的梦想,只有思想上的限制,没有真正的困局能把人困住,就像这次上海的疫情。

可能与当下的主流思想有关,我一直都对自己是宝妈有点耿耿于怀。事实上,我还有那么一两次机会能回到职场,也回去尝试过,但还是选择回归家庭。

那时候,每当看到关于主妇、宝妈的一些文章和言论,心里有很多的恐惧和后怕,怕自己做的是无价值的事和无意义的牺牲。

可是,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是真的需要,内心渴望回归家庭。

或许,小时候的缺失造成的执念。我认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到饭点了,一家人能围着桌子吃饭,聊点生活上的琐事;生活规律,按时吃饭睡觉。

就是我所追求的内心安稳,是我要为家里营造的氛围,因为我小时候渴望这个。

我选择做了主妇、宝妈,却又被那些女性独立成长的思想撕扯着。很纠结的生活着,否定自己这样做的意义和出路。

精神独立、经济独立把我折磨的死去活来。

现在想来,真觉得自己太好骗了,很容易接受网上的、主流的一些想法。对于扑面而来的这种信息浪潮,很容易被推着走。却没有站住脚的能力,先看清楚周围的一些情况,看透本质。

到了今天,才明白,生活本身是丰富的、包容的、多姿多彩的,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

我就想呆在家里,给家里提供一个温馨的氛围。有时间多看点书,满足自己对无知的好奇心。

想象着5年后、10年后,20年后,自己依然想过这样的生活。只不过希望那时的我,能通过读书所悟,为身边的人做点啥。

另外,经济上能实现自己的读书自由或出去旅游,生活开支的一些需求。因为买书看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特别是陪孩子阅读的那些绘本。

为了省钱,琢磨了很多的平台,包括二手的漫游鲸、多抓鱼、孔网之类的……没想到在省钱看书的这条路上,产生了很多的想法。也摸到了一些出版社、合作商的一手货源群,基本上能满足我的读书需求了。

感觉对自己的生活目标清晰了之后,想要的、需要的事物和资源,都在慢慢朝自己赶来,保持开放的心态接纳一切,大胆地想象,创造自己的生活图景就好了。

所以,不要拿着别人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往自己身上套,而是要问问自己的心,我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

不管你选择哪一种生活方式,保持足够强烈的渴望。当你很笃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就能创造那样的生活。

想要的生活,其实不难创造,难的是分辨不出来,自己要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