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文800字点赞简友广场给人力量的文字

内在探索:生命的“磨砺”

2023-10-14  本文已影响0人  看心空间

图文/喜悦

无论是身体上的问题,还是关系上的问题,都在反应着我们“身心”的残缺,也是我们进入“成长与探索”的入口。

身体上的疾病影响着我们的情致,而心理上的问题也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它们互为依存。

如果只是“应对”“应付”,这生命的功课想要及格,都会很难。因为“应对”里有抗拒,“应付”里没有专注。

就像学生在学校里,用应付的态度来学习一样,必然要承受考试不及格带来的压力,以及由此而引发的一系列问题。

小时候,时常会听一些年长者说“不开窍”。什么是不开窍呀?

后来,渐渐明白,不开窍是运用的思维模式运作,不断给自己制造痛苦,而跳不出来。

看似在行动,只是那行动给自己持续带来痛苦和烦恼,焦虑与不安,停不下来也转换不了。

身体长期携带着各种问题,心理长期闷闷不乐,关系很烂,事业也一塌糊涂……

所有这些,是我们对人、事、物的反应态度与思维模式的变现。都在反映着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宇宙观),无一例外。

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获得某些东西,不是为了占有,不是为了证明,不是为了享受而来,绝对不是。

可是我们“进入这个世界”,这些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想要一下子搞懂实属不易。

所以受苦是需要的,磨砺是需要的,尽管想起那些荆棘丛生的道路,双腿就会发软打颤,噩梦一般的恐惧,但它们着实是需要的。

生命的“锤炼”是为了让我们了解自己,了解生命,了解我们的身体问题,情绪问题,以及关系问题。

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只是希望我们开窍于耳,开窍于目,开窍于心。这不只是生理层面的,还有我们的心理层面,生命层面。

那个时候,“应对”“应付”这样的词汇就该从自己的生命里消失了,而允许与接纳开始浮出,因为它们是最简单,也最不消耗自己的存在。

生命的“磨砺”是一个淘汰机制,受苦的人会继续受苦,受福的人会继续受福,因为那个“反应”人、事、物的模式的差别。

而那个反应则永远来自于我们的思维,我们的观念的影响。

没有谁在给自己制造难题,制造难题的永远都是自己。

……

——#内在探索#回归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