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品堂品艺简友广场散文

为什么成功人士喜欢附庸风雅?

2021-03-14  本文已影响0人  品牌专家肖二喜

文/萧二喜(中国艺术品牌网总编辑)

十多年来,我搞过很多书画活动,每次都会邀请一些企业家朋友捧场,受邀的朋友只要有时间,一般都很高兴参加活动。

之所以只敢说“一般”,是因为还有“不一般”的!

有一次,我主持搞一个书画展览,想邀请一位刚认识不久的小老板参加,他说有事参加不了,并说了一句让我感觉非常郁闷的话。

他说:我这个人不懂书画,不喜欢附庸风雅。

听他说那话的语气,我似乎明白了,他为什么快60岁的人了,还只是一个小老板。

多少年来,“附庸风雅”一直是一个贬义词,人们都好像只是明白了这个词语的表面含义,都以为是指那些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参加文化活动、结交文人雅士。

比如有些人喜欢说一些不懂书画的人收藏大批书画的行为,是土豪一族为了“附庸风雅”,语气中充满了不屑,而我感觉,这体现了一种“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心理。

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标题是《王健林:为什么将收藏艺术品作为创业的动力》,文中为“附庸风雅”这个词平了反,但感觉说得还不够透亮,今天再专文重点说一说。

在我看来,“附庸风雅”就是一种美德,体现了一种渴求文化艺术的进取之心,是一种积极主动学习文化艺术的行为!

事实上,不懂文化艺术的人在社会上占绝大多数,但是不懂不等于不需要,人们只有积极参加文化艺术活动,主动结交文人雅士,努力地去“不懂钻懂”,才有可能慢慢地变成真正的文化人,这是见贤思齐,这是近朱者赤!

有些人以“不懂”为借口,从而拒绝参加文化活动,主动与文化人保持距离,我只能说这种人是不思进取,自绝于文化,无可救药!

记得多年前赵本山在小品《不差钱》中有一句搞笑的台词,说丫蛋这孩子从小就是有一身的“艺术细菌”,大家可能都觉得,赵本山是故意把“艺术细胞”说成“艺术细菌”,以此作为“包袱”来营造喜剧效果。

我却觉得这个“艺术细菌”的说法非常经典!可以说是一个很多人没有想明白的“高级梗”!

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艺术细胞”属于遗传学范畴,是天生的,而“艺术细菌”是一种微生物,是与新冠病毒一样,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互相传染的!

赵本山说丫蛋从小一身“艺术细菌”,本意也可能就是说”东北二人转“的艺术氛围非常好,丫蛋从小就被传染了!

“艺术细菌”这一可以传染的优良特征,在书画艺术圈表现得也是非常明显。

一个不懂书画艺术的人,如果经常参加书画活动,经常与书画艺术家在一起交流学习,时间长了,肯定会被传染上不少“艺术细菌”,不懂艺术人的也会慢慢懂起来,甚至可能因此而变成行家!

我多次和朋友说过一个身边的典型例子:我有一位北师大博士班的同学,原来对书画并不感冒,后来因为连续支持我举办了三次书画活动,经我介绍结识了不少书画家,现在自己在晋江搞了一个闽台书画院,经常举办各种书画活动,俨然成为了晋江当地的文化名人。

由此可见,文化艺术谁都不是天生就懂的,只有从不懂时的“附庸风雅”,才有机会耳濡目染,才可以从不懂到钻懂!只要愿意钻研愿意学习,很多人都有机会成为真正的文化人。

人们平时感觉很多成功人士喜欢“附庸风雅”,其实这是一种错觉,我认为,并非成功人士喜欢“附庸风雅”,而是“附庸风雅”的美德造就了成功人士!这可以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

我说的王健林先生将收藏艺术品当成创业的动力,只是说明了艺术品的魅力,而养成“附庸风雅”的好习惯,本质上就是很多成功人士的优秀品质和共同特征,这就是成功人士喜欢“附庸风雅”的真正内幕!

我们需要营造一种人人都喜欢“附庸风雅”的良好氛围,需要让“艺术细菌”有一个良好的传染环境,而不是象防范新冠肺炎一样,人人自我隔离!

为第二届《江山多娇》画展提供赞助的朋友,福建久久王食品公司的董事长郑振忠先生说得好:赞助画展,也是企业回报社会的形式之一,可以营造有利于艺术家创作的良好氛围,可以为繁荣我国的文艺创作略尽绵力,可以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添砖加瓦。

其实,企业家支持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企业来说,也是名利双收的好事!

比如说企业冠名赞助一些书画活动,不但可以用远远低于市场的成本收藏大批书画作品,还可以用这些书画建立企业冠名的书画院或美术馆,这无疑可以让企业的形象变得更加的“高、大、上”!

用艺术的形式提升企业品牌形象,不但是企业文化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的综合体现,也可以说是企业发展比较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

很多朋友可能没有想到,“附庸风雅”竟然是如此这般一举多得!

最后想问大家两个问题:

到底是成功人士喜欢“附庸风雅”,还是“附庸风雅”造就了成功人士?

您愿不愿意成为一个喜欢“附庸风雅”的人?

欢迎朋友们留言评论写出您的答案。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