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吃粽子
端午节到了!从小到大,每年这个节日,都免不了要吃粽子。
虽然吃了二十多年,但我其实不会包粽子。小时候妈妈让我跟着她学习包粽子,说这样以后长大了即使不在她身边,自己想吃也能做。无奈,我没有妈妈一双巧手,每每包不住馅料,各种馅料总是从粽叶的缝隙里溜出来,丝毫不给我面子。
呵,学不会,大不了我不吃了呗,再不行,难道还不能买。其实,我们这一辈,已经把很多传统手艺弄丢了,就连潮汕最最重要的“红桃粿”,能做得好的年轻人也没几个了。所以,我对自己学不会这些“本分事”并不心存愧疚,虽然被老妈念叨过无数次。
小时候,妈妈包的粽子都是我喜欢的馅料。最基本的就是糯米,再加入切碎了的萝卜干、香菇、花生、绿豆、虾仁,这些属于主料。
然后再挑一些咸蛋黄,每个粽子包一个咸蛋黄。小时候家里养了很多鸡和鸭,鸡蛋鸭蛋向来有多余,而我喜欢吃咸蛋,于是老爸总是自己做咸蛋。而如今,每到端午节,市场上好多人卖咸蛋黄,一小颗就要一块钱,看起来不贵,事实上,包一次粽子单单蛋黄就要花去几十块钱了。
再然后,最重要的是还要加入腌好的五花肉。妈妈虽然不爱吃肉,却是个腌肉的好手。她把五花肉切成小块,有点类似于要做红烧肉的大小了,只是薄一点。然后加入少量盐和烧酒、腐乳、五香粉,密封腌半天,打开后的味道香气四溢。无论是粽子还是包子,我都让我妈加腌肉,吃了好多年都没吃腻。
只有一点,妈妈喜欢吃花生。每每会放很多花生。而我,不太满意满口都是花生,总让她少放点花生,多放点香菇。和酱油蒜末炒过的香菇实在美味不可挡。
后来,在外工作,端午常常是有几天假的,也经常会回家,虽然不一定是为了吃粽子,但是回家,是一定有粽子吃的。
工作第一年,在东莞,一个客户送了一箱东莞道滘产的粽子,办公室人手一个。人事经理提醒,这可是东莞最有名的粽子牌子,一百多年了。那粽子确实很好吃,虽然不是家的味道,但自有其特色。很可惜我忘记了牌子名,大概网上还是能搜到的,只是我并不需要了,懒得找。
婚后的端午节,婆婆问我会不会包粽子,我只好坦言不会。于是,婆婆就承担起包粽子的活了。
只可惜,婆婆自己的儿女总说,婆婆太小气了加料太少总舍不得下手,所以粽子不够味,自己的儿女都不喜欢吃她包的粽子。
听到大家都这么说,还劝我不要吃,我觉得这不是手艺问题,只是婆婆一向很省,买东西总是割肉一样,每次只会买一点点。于是,我买好料,让她只需要动手包就好。总算,她的粽子有销路了。
作为南方人,我们的粽子是很“南方”的,主打咸味,加的也都是类似花生、绿豆、虾仁、香菇、萝卜干、腊肠、腊肉、咸蛋黄构造、板栗这些。后来才知道,原来北方人的粽子是甜的,包的是红枣、蜜饯这类,最初觉得有点不可思议,这样的甜粽子能吃吗。后来听多了,知道是各地饮食差异,每个地方自有每个地方的风俗美食。
以前,却吃少穿,过节了能变个花样吃东西,很是满足。于是,无论春节,还是中秋节、端午节、冬至,都很期待,期待着过节了能改善改善伙食。
如今,食物丰富,吃穿不愁,过节便少了期待,就连春节,年味也是越来越淡了。
好在,端午节,我们家还是能吃上粽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