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75 【商】行为经济学
今天将刘润的《5min商学院》关于行为经济学的章节学习整理。
一、结果偏见 | 抓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结果偏见】
1、定义:人们看到成功者,认为他过去所有行为都是有道理,可成功者自认为的经验,很可能木有获得更大成功的绊脚石。
【幸存者偏见】信息缺失导致归因困难。
2、案例:
1)《这么大公司领导,没专车,不搞特殊化,是华为成功的原因》;
2)《工资高的时候成本最低》;
3)最佳员工奖的发放;
4)《基业长青》;
3、策略:
如何避免:
1)归纳后再演绎
从结果中推导出原因的过程为归纳法,得到原因后,一定要推演看这个原因是否真的推出正确的结果
2)学前3问
a 这个结果,真是有一个认为可控原因存在?
b 这个分享的人,真的知道这个人为可控的原因是什么?
c 引以为豪,会不会恰恰是这个宝玉上的瑕疵呢?
二、适应性偏见 | Why我们会喜新厌旧?
【适应性偏见】
1、定义:人们对好的、坏的环境,最终都能适应的强大的行为心理
2、案例:
1)节假日送礼物给客户;
2)三级游戏设立关卡,给玩家阶段性奖励;
3)社群激励体系。
3、策略:
一心法、三方法
一心法:打破别人和自己的适应性。
1)通过阶段性给予的方式,延长客户的幸福感;
2)不断提供变化的刺激,给客户意外的幸福感;
3)善用相互比较,让用户获得对比带来的幸福感。
三、鸡蛋理论 | Why妈妈会喜欢在朋友圈晒娃?
【鸡蛋理论】
1、定义:源于消费者的一种行为特征---对物品付出的劳动或情感越多,越易高估物品的机制。
2、案例:
1)宜家效应:购买宜家的半成品家具,回家自己组装 ;蛋糕粉;
2)教育孩子:不吃蔬菜,让孩子参与到做饭过程中;
3)婚礼策划:沙画制作。
3、策略
1)让用户参与感、投票、选择,搭配等;
2)让用户付出劳动,留30%的工作给用户自己做,该商品就能在他心中镀上光环。想办法让用户参与到产品的设计里,甚至付出劳动,会有效促进产品销售。
四、概率偏见 | 全世界一半娃娃,都丑到了平均水平以下
【概率偏见】
1、定义:我们的直觉和客观概率常不相符,人类自以为是的概率叫心理概率。心理概率和客观概率的不吻合,叫做概率偏见。
2、案例:
1)飞机失事,就认为飞机不安全,其实飞机比汽车安全22倍;
2)三门问题(很有意思);
3)神医,江湖骗子。
3、策略:
原因:
1)代表性偏差,可为“以偏概全”;
2)可得性偏差,可为“眼见为实”;
3)沉锚效应,可为“先入为主”。方法:
1)学好数学,esp,概率和统计;
2)对木有办法验证客观概率,也不要过于相信自己的主角直觉。
五、凡勃仑效应 | 不买最好,只买最贵
【凡勃仑效应】
1、定义:消费者“炫耀性消费”心理导致的,东西越贵,越好卖的现象。
2、案例:
1)奢侈品;
2)Apple;
3)房地产口号:不求最好,但求最贵;
4)全球限量版。
3、策略:
如何提高市场份额
1)贵不是目的,能炫耀才是;
2)穷人也有“炫耀需求”,一个字:装(刚需);
3)利用人们喜欢“贵”的心理,帮忙治病。若能让消费者恰到好处的炫耀,不露声色的装逼,商品越贵越好卖。
小众市场如何实现持续增长?
1、在一个领域做出特色(有调性活动分享、开拓新路线);
2、用品牌区域拓展更多客户(传统---口碑传播、圈子、展会、渠道、网络、与机构合作办沙龙等;互联网+,合作拍卖)。
高端类的体验产品最注重品牌和客户区隔离。